中文 | English

擺脫剪不斷理還亂的音源線——用故障藍牙耳機接收器做成 DIY 藍牙耳機(下)

準備工具:斜口鉗、熱融膠、不需要 3D 印表機、不需要雷射切割機、需要一點隨機應變。

還記得上一回把電子的部分整理起來,這回就要實作該如何把整個藍牙裝置,安裝在耳機上啦!

第一部分,就是把藍牙裝置包在一起啦!因為後來做的 DC 電源接孔,有些外露金屬的部分,為了避免與電路板直接接觸而短路。簡單黏上一片絕緣膠布就可以囉。此例我使用白色的絕緣膠布,白色的膠布相當顯眼,也很適合用簽字筆在上頭寫標記等資訊,但是原則上,挑什麼顏色都行啦!

熱融槍加溫一段時間後,先把正面面板和主機板稍作固定,避免後續作業時一直滑動。

比對了各種位置,最後決定將 DC 插座,以熱融膠固定在底板中間。為了閃避底版的側壁,用斜口鉗剪出一個剛好能讓電源插頭能閃過的缺口。

底版和正面組建對其假組合後,發現按鍵下有一個大空隙,如果在開機長按,會缺乏支撐力而大大變形,只好想個法子找東西墊在中間囉!

東翻西找,找到之前做壞的耳機頭的塑膠套。就照著空隙的高度剪一段,沾一點熱融膠,直接塞到上板和底板之間。

周圍一圈的空隙要怎麼填滿呢? 剛好看到垃圾桶裡,有前幾天買 usb 線的塑膠包裝殼。有 2 種塑膠材料。拿出裡面抽真空的那個塑膠座。沿著空隙外圍的寬度剪一條塑膠片。

完美接合!可以上膠了。先從一邊開始吧!

疑!!誒誒誒!! 熱融膠溫度太高。塑膠片直接融開變形啦!!!

沒辦法中還是有辦法,就用剛才那塑膠包裝的外殼吧!先拿熱融槍試試後發現,還是會融化,但是速度跟融化變形的程度,已經小上許多,也在加工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黏好之後用小支斜口鉗,把多餘的部分慢慢地、細心地修齊,再用熱融膠把接縫處填滿。提供 2 個小技巧。在填滿時,多利用槍口溫度把熱融膠抹開同時,還能利用槍口把塑膠片加溫到可塑,使邊緣更服貼於上下板。

在來打出一個小洞,讓 DC 插頭能穿過自製的側板,如此藍牙接收器部分大功告成!

為什麼要用熱熔膠和這些廢材來做呢?為什麼不用 3dp 印的美美的殼呢?其實是考量到此例是一次性作業,沒有同樣的其他的故障藍牙接受器,也沒有第 2 支耳機要做同樣的東西。如此以簡單的手工達成目的,相信這才是有效率的工作表現。

接下來就是固定在耳機上,此例使用獨立調整阻抗的耳機分接線來連接接收器和耳機。

(還是回來用 Superlux 的便宜耳機,畢竟另一隻不是自己的,改短線也是有一定的拆機風險)

耳機還沒戴上就聽到有奇怪的貓叫聲,喔!原來是外面兩個討債鬼在喊餓了。(離題啦!而且誰耳機戴上來是要聽貓叫聲的?)

經過巧妙地連接,左側使用 3M VHB 膠帶黏上藍牙接收器,右側則是使用最近很愛用的紙膠帶,來固定一顆 18650 鋰電池的行動電源。其實重量有點不平衡,但是這是我手邊找的到最小的 USB 5 V 電源。如果有更小的電池相信會更容易配置。甚至連接線都能直接剪短搭配,以長期配置來考量這次的再生設計。

=====(以下臉照警告、不喜勿入)======

戴在頭上的樣子,有沒有很像 1960 年代科幻片會出現的穿戴式科技啊!?

想必有人會好奇,為什麼要用分接線來連接藍牙接收器和耳機呢?主要有 2 個理由,第一就是我沒有這麼短的 3.5mm 延長線。第二就是貼心的小功能,多加一條分接線輸出。讓你不想把頭髮壓塌時能用耳塞式耳機喔!超貼心的吧!

===============================================

擺脫剪不斷理還亂的音源線,全文終。

延伸閱讀:

擺脫剪不斷理還亂的音源線——用故障藍牙耳機接收器做成 DIY 藍牙耳機(上)

 

分享到社群

葉人瑋

有點害羞,不太會對人說話。 透過創造,實現生而為人的權利。享受在成就感之中。 不管多大、多小、多重、多貴、多便宜,實現心之所向。

This site or product includes IP2Location LITE data available from https://lite.ip2loc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