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3D 列印蘋果來襲!讓你手上的蘋果更新鮮、更美味

首先,感謝各位被標題騙進來(揍)。啊啊啊,看到這邊先不要把網頁關掉,我們這次報導的東西可是有論文背書的呦~廢話不多說,我們來進入正題吧,究竟 3D 列印出來的蘋果要怎麼讓一般的蘋果更新鮮、美味呢?

那我們先來回答你心裡的問題 ——「3D 列印出來蘋果能吃嗎?」,很遺憾的,答案是不能吃。這次要講的不是什麼可食用的 3D 列印水果或者人造食物相關的話題。 3D 列印蘋果是透過用內建的溫度感應器,密切監控蘋果在運輸過程中的溫度狀況,來幫助業者改進蘋果運輸環境的途中的可能問題。

3D 列印蘋果的內部結構,中空的部分會填充可以模擬果肉的材質,外殼模擬蘋果的形狀、顏色,方便跟一般的蘋果放在一起。

論文提到,現有的溫度監測方法(一般都是用 RFID 品溫標籤)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們所量測的氣溫無法反應果肉內的實際溫度(用科學術語來說,就是空氣的比熱跟果肉的不一樣),以及一般測溫的方式通常只能測量一些方便測量的地方,例如貨櫃外圍、而不是貨櫃內部的溫度(要打開貨櫃太麻煩了, RFID 標籤放裡面訊號又太弱)。

為了解決這些現有問題,作者特別調配出出一種可以模擬果肉的膠體(基本上就是水、蔗糖、空氣的混合物),作為填充物,放在蘋果形狀的 3D 列印品裡面,這樣不但可以貼近蘋果真實的運輸環境(就跟一般蘋果一起打包進貨櫃就好了),又能模擬果肉溫度。


左圖:3D 列印蘋果的實體圖。右圖:3D 列印蘋果的 X 光電腦斷層掃描圖,藍色顆粒為保麗龍球(模擬果肉之間的空氣比例),紅色為外殼及其他填充物。

看完了這些,是不是覺得作者很有巧思呢?雖然用的都是我們手邊也有的技術( 3D 印表機到 Makerspace、Fablab 都能借用),卻解決現有的商業技術所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可是正港的 maker 精神啊!

 

參考資料

分享到社群

SHY

半途出家踏入資工與資安的領域,發現軟體硬體本一家,又玩起 Arduino 與 Raspberry Pi ,基本上什麼都碰一點,夢想是成為一隻駭客犬。

This site or product includes IP2Location LITE data available from https://lite.ip2loc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