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稍微了解 FabLab-NKNU 的系統,為了要實地了解高師大自造者基地 FabLab-NKNU 的結構與實施效果,還是要去看看他們的其他基地,與學校、老師之間的關係。距離高師大燕巢校區,高師大自造者基地 FabLab-NKNU 恆星基地最近的基地,是高雄市大樹區的大樹國中。FabLab-NKNU 的計畫主持人,高師大科技學院院長林鴻銘半開玩笑地說,會選擇大樹國中作為基地,距離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話雖如此,大樹基地卻是在計畫開始一年後才啟動,在 2017 年 4 月才正揭牌的新據點相對還算是晚的。
給老師與孩子的創意空間,Maker 精神打造咖啡廳
進到 FabLab-NKNU-高雄大樹基地,一面與高師大科技學院地下室 FabLab-NKNU 一樣的橘色大牆映入眼簾。這也是林鴻銘的設計巧思,讓所有參加計畫的基地都有一個統一的視覺形象。但大樹國中也真的把林鴻銘所說,「白天像咖啡廳,晚上像 pub」概念實踐得淋漓盡致,因為怎麼能想像在那面橘色牆的對面,是一整片黑板。黑板上的壁畫,就像在國外咖啡店會看到的設計。大樹國中王俊哲校長一進到空間,就開始介紹牆上的壁畫,每一幅都是根據 maker 運動精神所製作出來的。像在門旁的方塊,圖像是濾泡式咖啡從上沖熱水,到下面杯子承接咖啡,用英文字描述,maker 是由攝氏 100 度的熱情之水,灌注到用努力工作,永不放棄的精神濾紙和咖啡,就會產生具有創意、願景、想像力的咖啡,希望大家一起享用。
效法恆星基地,分開輸出中心與創意空間
吧台桌上的咖啡機,旁邊漆成紅色的冰箱,王俊哲驕傲地說,這整間教室的設計與施工,都是學校內一位約聘人員一手包辦裝潢出來,在討論過什麼是 maker 之後,完全抓到精神,親手打造的方式更完全符合。另外隔出一個隔間,設備放在隔間中,讓創意空間不會被輸出設備的噪音、有毒氣體影響。大樹基地在實作進度上,會成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校長親自去高師大燕巢校區的恆星基地,上過大部分課程,因為完全理解進而支持。不過大樹基地最重要的動能,還是大樹國中的輔導主任郭政源,目前中心每週三的師資培育課程,都是郭政源在教,他也是目前學校唯一有拿到 FabLab-NKNU 認證的人。是否在接下來的學期可以加入新的 maker 培訓師資,也是大樹國中目前努力的目標。
對這些設備完全沒有基礎知識的教育工作者們,郭政源採取與林鴻銘一樣的方式,希望他們融合自己所教的學課專業,才能有實踐出來的需求,如一位數學老師,當看到要用雷切木工做可以從斜坡上自走裝置,他開始自己計算重力,讓結構設計在行動時可以更為順暢,也讓之後要教學的時候,學生可以透過重力的計算,實際應用數學在可見的結果。
Maker 思維,迅速滲入校園的祕密
大樹國中總務處本來就有魚菜共生的生態系統,過去一直都是餵魚飼料,然後看菜長大。上過感測器的課程後,他們開始研究如何可以讓這個魚菜共生系統能夠運用感測器,測酸鹼 ph 值、溫度…等,雖然還沒有開始買材料實作,但是需要的功能與之後可能需求的系統設計,已經大致完成,顯示 maker 教育確實已經開始造成影響的跡象。校內是哪些老師對這樣的課程有興趣呢?大樹國中的答案也許會讓你驚訝,綜合科與國文科的老師反應最熱烈,幾乎全部主動報名參加。
高師大自造者基地 FabLab-NKNU 的目的,還是在於師資培育,設立行星基地,也是希望以開枝散葉的方式,讓行星基地能夠就近輔導附近的學校,增加認證可以教的師資。拜訪的這天,剛好大樹國小的楊明達主任也來找諮詢,為了能夠成為衛星基地,大樹國小的老師也認真參加不同 maker 教育與技術相關的工作坊、培訓,但總覺得效果不彰,上了課之後還是不太會。林鴻銘了解狀況之後,回覆楊明達說,因為牽涉到不同的設備使用,還有不同工序,這也是為什麼 FabLab-NKNU 的課程會圍繞在幾件作品,分成不同部分要如何組成,將學習系統化、一致化。
過去複雜的實踐過程,現在創意可以加速實現
大樹地區的中小學,也都因為大樹國中身為行星基地,可以親身體驗 maker 教育精神,也因此希望可以成為種子老師的機會。甚至有些只有 6 位、10 位老師的學校,全部來上課,也真的展現興趣與收穫。但是這些第一線的教育者,對於 maker 觀念,應該從零開始的,他們又怎麼看待這個觀念的改變?
郭政源認為,過去的設計,都是發生在紙上的,都是 2D,而且到了實踐階段會被各式各樣的困難所阻礙。因為各學科的分野,還有實作設備,多只考量到量產工業化出發。現在這些發想已經變得立體,還有地方可以實踐。他舉了自己輔導過的例子,學生發想將折疊式雨傘與自拍棒結合,把自拍棒的夾子,結合在雨傘頂端,概念上似乎相當簡單,只要兩個螺栓頭就可以做了,以前沒有這些機器,要去找鐵工廠加工;現在不需要這麼麻煩,只要跟孩子一起畫圖,這個基地就可以直接「實踐我們想做的東西」。郭政源說:「創意的發想在於個體,但是創意的實踐就在這個自造者基地。」
目前有 16 個行星基地的 FabLab-NKNU 高師大自造者基地,希望可以達成設立 18 個的目標。已經在 7 個縣市設立基地,雖然在最南的屏東已經設有信義基地,但被問到最南的會到哪裡呢?林鴻銘說,應該很快會在島嶼最南端看到 FabLab-NKNU 的行星基地。
延伸閱讀
被自造者行星與衛星圍繞運行的恆星基地 —— FABLAB – NKNU 高師大自造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