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日本數位自造打造都市農業——日本慶應大學社會製造實驗室的經驗

圖、文:蘿蔔糕

9 月 1 日周五晚間,這讓人放鬆的周末夜晚,位於新營的南方創客基地邀請到了,來自日本慶應大學社會製造實驗室的李建佑老師,來分享日本都市農耕研究發展。目前日本慶應大學社會製造實驗室的主持人,是《FabLife》作者田中浩也教授。

據主辦單位表示,本次講座一開放報名短短時間內就馬上爆滿,還有許多人詢問是否有候補機會,可見大家對於都市農耕的議題都很有興趣。

建佑老師用《Edible City》紀錄片來開啟這場分享會,主要是在探討《Edible City》紀錄片在各世界導入的不同切入點,包含目前既有食物選擇受限及匱乏、從教育著手,落實對食物的認知、活用荒廢區域,減少這些地方變成治安或衛生死角、也能有助於社區人群交流並能美化環境。

李建佑分享多起都市農耕的實際案例,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 2016 年 4 月至 9 月間,橫浜關內 Fablab 的屋頂養蜂計畫,由慶應大學田中研究室的 ArchiFAB Brick 開發,從一開始與蜂農一同近距離接觸蜂箱,開始觀察並試養蜜蜂,並利用 3D 列印打造仿生蜂巢植栽結構的列印技術,並在最後利用多樣自造工具,設計出了智慧蜂箱,利用此蜂箱可以輕易地做到環境監測,了解到蜜蜂在什麼溫度、濕度環境下工作效率最好。

第一代的蜂箱監測器

而參與此計畫的台灣交換學生-陳奕廷,成功將此經驗落實到自己的創業之路中,回台灣之後,將養蜂箱加強改良,並且在台北市進行都市養蜂實驗,結合手機 APP 就能監控,能監控溫溼度、養蜂量外還能知道何時可以採收蜂蜜,讓都市養蜂變得簡單容易。

最後老師總結想要做都市農耕,事前與當地居民的溝通最為重要,接著 maker 與住民接觸對話與實地會勘,以了解住民群體人數、意願與自造能力等等,實行階段能與住民一起實際裝設活動,最後還必須要持續性的活動,包含耕作、採收等,才算是較完整的都市農耕。

延伸閱讀

台灣大學生創都市養蜂新潮流

分享到社群

vMaker編輯部

歡迎各界朋友投稿你的maker故事,不論是個人作品、創客觀點或是創客的經驗分享,我們都十分期待能聽到您的分享。 投稿請至:contact@vmaker.tw

This site or product includes IP2Location LITE data available from https://lite.ip2loc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