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期待已久的「2018 創客創業加速器媒合活動」終於在 28 號一早熱熱鬧鬧展開了,除了有一整天不間斷的創客論壇,現場也聚集了許多創客攤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藉由面對面的交流,彼此分享創作的成果和心路歷程。
不只是工作,更要有使命
而說到了創業,就不得不談談「工作」的本質,主持人鄭國威分享到「工作」(job)、「事業」(career)、「使命」(calling)三種不同的層次。對於許多人來說,工作就只是工作,除了養家糊口外再沒有其他的意義,而在場的創客們追求的絕不僅止於此,只是,要如何將想法化作實際行動?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勞動力發展署署長黃秋桂認為自己身負使命,希望藉著計畫和資源的協助,能夠幫忙這些有想法之人「將創意變創作」。現今發展署的五個分署都有各自的創客基地,不但提供了各種機具,也有專業的師資進行教學,黃署長直言,希望大家都知道這些地方,而後充分利用政府的資源,用這些力量,將想法變成實際的成品,再從成品變商品。
創客創業,讓生活更美好
只是,有許多的政府單位現在都火力全開地推動「創客」,發展署在這其中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呢?黃署長說,發展署的期許,是「能讓生活變得更好」。這包含了許多面向,除了幫助需要工作的人順利找到適合的地方,也希望藉由創客創業和社群連結,進一步發展出更多就業機會,讓大家一起完成夢想。
現場的眾多攤位裡,就有這麼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台灣神手開源義肢」。這個團隊藉由機電整合的技術,結合 3D 列印技術打造出的外殼,做出造價較低、輕量好操作的義肢,為那些因工傷所苦的人們提供一份助力。
團隊秉持著推廣開源(Open Source)的精神,並不打算朝商業營利的方向發展,而是期望讓更多有需要的人都能夠使用。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之下,創客的能量越滾越大,帶來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覷。
當然創客的創意是無限的,現場布置了各種充滿巧思的整合設計。像是來自桃園青創指揮部的「整合智慧機器人團隊」,就設計出整組可接收遙控器命令,進行行走、跳舞的機器人;或是結合藍芽可以用手機操控的超小型首座音箱。當然最具特色應該是雷射整合打靶系統啦──對夜市打靶很有自信嗎?親自來打就知道打氣球不夠挑戰,要精確打到靶眼還考驗手眼協調啊!
創意無限,不分年齡
活動現場也有令人玩心大發的攤位,像是「文創造設計工作室」前,總是聚集了許多大朋友小朋友,只見夾娃娃機、瓶蓋推推樂跟移動式木靶一字排開,樣樣都令人愛不釋手。這些作品都是利用雷射切割的木板拼組而成,帶著一種溫暖而樸實的感覺,彷彿一下子就將人帶回那些年,我們蹲在公園裡自得其樂的時光。
不過,可別小看這些作品,除了需要精心設計外,也要反覆地改良,方能讓作品越來越好。就像是拿來打靶的橡皮筋木槍,竟然做出了 1.0、2.0、3.0、4.0 等等不同的版本,雖然外表的差異不大,但實際拿在手中射擊時,卻能明顯感受到後座力等等細節。這樣的堅持雖然不見得能獲得廣泛的迴響,但正是這種執著的創客精神,才能夠做出如此細緻的作品。
看著大小朋友在攤位前玩成一片、互相交流體驗心得,似乎回應了黃署長所做出的期許:
「創意無限,不分年齡」
當這些創客們聚在一起時,他們的眼睛中似乎有光,是如此明亮,像藏著源源不絕的熱情和想法,如果真能繼續走下去,那所謂「更好的未來」,或許就近在眼前。
創客與創業的距離有多遠?「解決問題」是創客的本質,但當創客遇上創業,一切都變得不單純!「創客創業價速器媒合活動」邀請具創業經驗的創客,在專題活動中分享從創客到創業,一路上的點滴經驗。欲見專題對談內容?請見:創意點數點滿了,那創業呢?──2018 創客創業加速器媒合活動紀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