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手作狂熱者,S 編特別喜歡在朋友生日時獻上手工卡片、手工小物。還記得當年高中畢業時,我還曾為最好的朋友親手做了一本詩集,雖然現在想起自己那毛毛蟲一般的字都覺得汗顏,但那種獨一無二的特別感,實在是難以取代啊!(圖片已被我毀屍滅跡,敲碗也沒用 XD)
不過你知道嗎?現在除了可以自己做卡片外,居然連卡片「紙」也能自己做,只要靠著一台小小的機器,就能產出各種紙張,這發明完全圓了我的蔡倫夢啊!(夢想超怪)
從無到有,自己的名片自己做
做出這個迷你造紙機的團隊是「一間印刷行」,而說起他們開發造紙機的契機,就不得不說說他們的第一號產品「一張名片:隨身活版印刷機」。
為了讓迷人的活版印刷工藝再次回到大眾日常,他們諮詢了大稻埕的在地職人,而後開發出這款改良型的活版印刷機,讓你走到哪兒都能自己印名片。想想看,當合作夥伴要跟你交換名片時,你直接現場印一張給人家,帥氣度簡直爆表!
這款產品獲得了非常大的迴響,不過許多使用者也在操作後提出了回饋,希望能夠在名片紙材上有更多不一樣的選擇,畢竟,如果名片都是統一的白紙,似乎有些不夠獨特。於是,團隊就開始發想:
既然都能自己的名片自己印,那能不能「自己的名片紙自己做」呢?
手工造紙學問大,想當蔡倫不簡單
只是,造紙可不是件簡單事。在過去,如果要造出一張紙,需要經過很多繁瑣的步驟。就以棉紙的製作來說,首先須將原料──楮皮用水浸泡、蒸煮以軟化纖維,接下來便是洗料、打漿,如果想要讓自己做出的紙充滿美麗的色彩,就需要在打漿時加入染劑。
而其中最考驗功夫的,便是「抄紙」(又稱撈紙)這個步驟。傳統使用的抄紙器通常為木製長方形的框架,上頭裝有竹簾或羅面,用它撈起紙漿後,竹簾就會濾掉多餘的水,至於要如何讓紙張的厚度均勻、纖維平均散布,都有賴職人的經驗和技法。
是不是聽起來就非常「搞剛」呢?為了要降低大家當蔡倫的難度,團隊將傳統造紙流程微型化,簡化了手工造紙的操作方式,變成了這樣:
泡紙→製漿→放模版→撈紙→脫模→吸水→晒紙→壓紙
剛剛說過,撈紙的步驟非常考驗技巧、也較容易失敗,為此,團隊放棄使用一般小型抄框的單層紗網,而改用分層的造紙機設計,上為細纖維網,下為金屬孔版,形成濾水結構。這樣一來,就能防止沾黏並並提高成功率。
廢紙不要急著丟,讓它在家重獲新生吧!
等等等等!雖然造紙看起來變容易了,但我們該在哪裡取得材料呢?該不會還得親自砍樹吧?其實,團隊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發現到:
生活中的廢紙,其實非常適合作為造紙原料。
無論是沒中的發票、舊報紙、廣告單,這些家裡隨處可見的廢紙都可以順手丟進果汁機中,變成造紙的原料,如此一來,不僅解決了垃圾的問題,還能賦予它們全新的生命,落實「在家完成紙循環」。
你看到這裡可能會想問:如果要做出較硬/軟/白/黑等等較為特殊的紙可以怎麼做?像我常做卡片,當然希望自己做出來的只能夠硬一些囉!
對此,團隊特別為我們揭露了秘密關鍵:就是「原料廢紙」的選擇。
比如說:如果想要做卡片那樣的厚紙,通常紙質較硬,應配合濃度較高紙漿,撈好撈滿,
而若你不想要違背環保的精神,添加多餘染劑的話,也可以在選紙時一併解決顏色的問題,如果想要做出暗一點的紙,就用報紙,如果想要白白的,紙杯、便當盒、牛奶盒都非常適合。而最近,團隊也正在募集不要用的紅包來做出可愛的福卡,用粉嫩嫩的顏色承載滿滿的心意。
不「紙」長方形,豐富造型更多元
市面上常見的手工紙通常只有固定的形狀(對啦就是長方形),團隊為了讓大家能在保留手工紙自然邊的同時,又讓紙有更多變化,於是開發了獨家專利的造紙模版,讓紙的形狀充滿更多可能性,不僅實用、也更趣味。
除了現在大家可以看到的模板,聽說團隊還在研發一款立體玫瑰花的模版。根據我們秘密探訪的結果,團隊表示,這個模板的靈感其實是來自於台灣皮件老師傅的手做皮革玫瑰花,而皮革的特性與手造紙其實有許多共通點。
團隊希望能結合更多工藝及台灣在地產業,透過形式的轉化,
看了這麼多,你也想參與這有趣的二次造紙革命嗎?卡片、名片、小標籤……你想造什麼紙呢?
參考資料:
- 製紙流程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手工造紙的源流 paperhouse
- 造紙劄記─手工紙的性質 澄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