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了一年的尾聲,台北場的 vMaker 創客小聚也壓軸登場。這一次的小聚辦在花博園區內的 Fablab Taipei,更請來了我們的「智慧家庭」專欄作者──曹永忠老師,為我們說說:究竟小小的一塊 Arduino 開發板究竟有多神奇,竟然可以串聯起物聯網的無限商機!
Maker 浪潮,緣起何處?
要談 Arduino 背後的強大潛力,就不得不先說說 Maker 的跨域能力。現在我們所知許多前景看好的議題,其實都是多領域結合出來的結晶,比如說:人手一支的手機,背後其實需要設計、通訊、資訊、市場等等專業能力,而如果要了解像是「物聯網」這樣的大題目,則必須同時結合感測技術、資料、網路、大量運算、雲端技術等相關內容。
曹老師談到,在工業時代人們雖然可以自己製作東西,但成本相對而言不划算,物資取得容易,大家較不會選擇自己做,那麼,Maker 自造浪潮又是如何興起的呢? 曹老師以克里斯‧安德森 (Chris Anderson) 所著《自造者時代:啟動人人製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內容和大家分享,談到了開源的精神讓硬體和軟體得以更加自由地流通,進而被更廣泛地使用。
想要進行創作,適當的工具必然不可少,在數位製造工具剛被開發出來的時候,價格相對高昂,如果沒有組織的支持、口袋不夠深,很多創意都只能想想而已。不過,現在像是 3D 列印等工具的價格都已大幅降低,在製造設備家庭化的趨勢下,想要在家做出作品絕非難事。
於此同時,各種線上線下的 Maker 社群也應運而生,利用開放原始碼進行各式各樣的嘗試和創作。這樣大量興起的社團,經由社群協同,使得製造產業化,創作和產出的過程越來越專業,也越來越具規模。如果你也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 Maker 夥伴,我們都為你準備好了:
當然啦,這股浪潮不只在民間風行,政府也趕上了一波,不僅在各分署建置了創客基地,同時也舉辦各式各樣的課程和實體活動,除了讓人們更加了解 Maker 在幹嘛,也能在這些場合進一步交流。此外,不少國中小、高中職教師甚至是大學教授也都投入這場運動,利用自身專業加以推廣。多方努力之下,創作對於一般人而言再也不是難事,而發明家也不用再餓肚子,能夠搖身一變,成為最潮的創業家!
想要創作更容易,讓我們有請神奇小板板!
說了這麼多自造風潮的歷史,接下來,讓我們聊聊,為什麼要用 Arduino 進行創作吧!在過去,要找到便宜又好用的微處理機控制器簡直是難如登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開發者們打造出「Arduino」,希望秉持著開源的精神,利用開放的硬體平台,讓人們快速做出需要的作品。
大家之所以會這麼愛它,是因為它的優點可不少,不僅可以下載、修改開放的原始碼設計,它同時也支援各式各樣的互動程式開發工具。它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可以連接各種電子元件,無論是想要感測紅外線、超音波,或是打造熱敏電阻、光敏電阻,全都不是問題。
正因為它是如此好用,使用者自然也非常多,這使得它相關的作品和資源都非常豐富,在 Github 上頭擁有非常多的範例,在各種網站和社群裡,也常是最多 QA 交流的項目。空氣盒子、多彩智慧燈泡、智慧型插座……只要你想得到,神奇小板板
- 如果想要從頭到尾做出一個完整的作品,可以參考老師的專欄文章喔!
小小板子,大大商機
不過,既然 Arduino 的精神是開源,所有關鍵的資訊都公布了,哪裡還藏得住商機啊?不不不,曹老師說到,其實很多人不怕分享,是因為它一直在變動、創新,所以當我們在網路找到資源時,高手們早已前往下個境界了。
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藉由開源的軟/硬體來創造獨特商機呢?曹老師為大家整理了三個大重點,分別是:
- 善用資訊工具
- 善用平台
- 技術優化
首先,現在資訊技術已經不再如過往高不可攀,有服膺各種需求而生的開發工具,像是圖形化的開發介面 (Scratch/S4A)、圖形化的軟體產生器 (ArduBlock) 等等。想要獲得資源,可以從這些地方開始。
再者,Maker 們也要利用善用各種實體/非實體的平台,不但可以為自己累積口碑和人脈,也能開發更多的合作機會。比如說:我們可以藉由臉書社群、部落格等等簡易的管道進行交流。也可以在 Github 等地方建立屬於自己的原始碼平台,並利用各式各樣的網站進行投稿、開箱等等,多管齊下,讓更多人能藉由作品認識你。而在有了作品之後,也可以利用募資平台、政府資源讓你的成品成功與大家見面。
最後,也可說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續進行「技術優化」。曹老師建議,可以從淘寶等管道取得較便宜的材料,快速打造出自己的作品,若一開始比較沒有方向,也可嘗試代理商品或教具。再來,可以透過接案、擔任技術顧問來累積知名度,進而建立自有品牌。老師也分享到,其實很多 Maker 最後會進行資源轉化,開始從事專業仲介的工作,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