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邱湘婷
M.ZONE 大港自造特區在 2018 年 12 月 8 號及 9 號於駁二藝術特區舉辦第二屆大港自造節,今年的主題是「生活美學 自己創造」,讓大人小孩都可以共同創造、跨界交流,享受樂於分享的氣氛。
匯集自造能量,打造更多元的自造空間
大港自造特區成立 3 年以來,今年是最國際化的一年,為了將國際的自造能量帶到高雄,自造特區與許多國外知名的自造者團體交流合作:
3 月底,美國的「TechShop Global」率團前來舉辦工作坊,培訓 14 位自造者空間營運人才;5 月,M.ZONE 團隊前往舊金山參訪全世界最大的「Maker Faire 自造者嘉年華」。
10 月,M.ZONE 與日本東京「FabLab Shibuya」總監井上惠屆合作推動「Fab@高雄」工作坊,提供快速打樣服務,並打造深受小朋友歡迎的輕軌廢柴小車軌道。
大型藝術展品結合科技,創造參與式體驗
這次活動中,有使用創意吸管 (strawbee) 做出的大型擺設物,也有厚紙板製作的大型展品,結合科技元素和創意,使展示品不再只是冰冷的物品。
Make Fun. Make it happen!
在強調自己動手與體驗的大港自造節現場,有廢柴小車動手做的攤位,鼓勵親子一起動手打造獨一無二的專屬小車,旁邊則設有專屬的軌道,讓小朋友做完之後可以和其他人競速比賽。
今年筆者也遇到了高屏澎東分署創客小棧的 Maker 們,展示他們的作品「IoB: Internet of Bubbles」。
Internet of Bubbles是一個互動藝術裝置,將讀取到的股票市場數據轉化為肥皂泡泡,透過將數據視覺化的方法,研究泡沫的物理和社會特性,最終將冰冷的股票數值轉換為具有生命力的藝術畫作。
動手修家電,看見廢棄物的更多想像
而由高雄在地自造社群「創客閣樓」主辦的電器拆解工作坊,讓民眾藉由動手拆解,一窺家電的內部構造,透過拆解生活中最常見的材料,實踐人人都能是 Maker 的精神。
從自造體驗、家電拆解工作坊,到作品展示的攤位,每一項都緊密地連結著今年自造節的理念:「Make Fun. Make it happen! 」,只要願意動手做,就能得到樂趣,只要願意動手做,就有機會讓想法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