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譯/goldfishchien
民以食為天,空氣、水、食物號稱人類生存三大要素,那麼就讓我們來談談填飽肚子這件深奧哲學吧!
人類每年創造出一百億餘噸的食物,這個數目要供給世界的七十億人口應該綽綽有餘,但被我們浪費的食物事實上卻超過了三分之一。
恩荷芬理工大學畢業生 Elzelinde van Doleweerd 與中國科技公司所合作的計畫「Upprinting Food」,便以廚餘為原料,透過 3D 列印重新創造食物。
他們的主要理念為:收集不要的食物,並利用 3D 列印使之脫胎換骨,再次成為能夠讓人食用的食物;兼顧美味與新鮮兩大元素,聽起來很吸引人又環保吧!
而專門頒發給永續及創新想法的獎項「ECO coin」,更於今 (2018) 年將 Upprinting Food 列為候選名單,肯定這個計畫的創新,以及他們為使人們對食物改觀所付出之努力。
大學專題,促成創新食物計畫
「Upprinting food」其實是 Elzelinde 從大學時開始的計畫。她對食物跟設計很有興趣,也時常拿不同食物做實驗,利用的大多是在荷蘭常被浪費的食物,例如乾掉的麵包或賣相不好的蔬果。她希望這些食材也能透過 3D 列印大翻身,改頭換面。
為了增加在這領域的知識,她還在瓦赫寧恩大學輔修食物科技,種種努力促成 Upprinting food 計畫的生成,且在推出後大受好評,Elzelinde 希望能將這個技術與想法擴及至市場。
回想起一路走來所面對的挑戰,Elzelinde 認為困難的是要將麵包跟蔬果轉換成可印製的漿糊,好不容易做出來後,Elzelinde 發現這樣打造的餅乾口感實在太硬,於是她又做了超過 80 次的實驗,才試出兩種成功的食譜比例。
數道程序,讓米飯變身酥脆餅乾
計畫純熟後,她與中國科技公司合作,並將麵包這個原料換成中國最常被浪費的米飯和紫心番薯。
他們是怎麼做的呢?首先,先將蔬菜和果皮煮沸,跟煮好的米一起搗爛、混合在一起,再把殘渣過濾。
漿糊成型後將之填進注射器中,下個步驟便是放入 3D 列印機中,印製出的成品可能是 2D 或是 3D 的幾何圖形。接下來就可以放入烤箱,烤製完後水分完全蒸發,使得細菌很難增生或殘留在成品裡,如此一來,可讓食物的保存期限變得更長。至於口感如何呢? 經過一系列繁複的過程後,你將會嘗到口感多變的酥脆餅乾。
這種餅乾的原料有超過 75% 都是平常被丟棄的食物,加上其他成分如:香草或香料,讓餅乾嚐起來口味多變。麵團中的奶油和雞蛋可以讓餅乾嚐起來更香醇與酥脆,但 Elzelinde 接下來想拿掉奶油和雞蛋等成分,讓素食者也能嚐嚐這種餅乾。目前她也不斷加入其她香料讓餅乾口味更多變。
- 來看看食物是怎麼被「印」出來的:
擴大計畫,減少浪費
我們需要更多食物養活日益增加的人口,現在有太多食物被浪費,如果能廣納這個新科技,將會對社會帶來變革性的影響。
認知到這點後,Elzelinde 希望可以將目前還是小規模發展的 Upprinting Food 大規模生產,帶到市場上,讓更多人了解這個美味且環保的理念。而若是想達成這個目標,首先必須將 3D 列印機升級,來容納更多的漿糊以大量生產餅乾;目前 Elzelinde 的團隊已著手和開發團隊商量如何擴大列印機規模。
另一方面,了解市場喜好也很重要,這些都有助於創造出更符合消費者喜好的產品。更重要的是,Elzelinde 會跟餐廳接洽,了解他們廚餘的流向,藉此挑選可再製的食材以製造餅乾。同時,Elzelinde 也顧慮到在不同季節會有不同廚餘,這代表著列印出的產品會隨季節有變化,才能有效減少被浪費的食物。只是,這也帶來了一些新課題:新的原料代表著需要研發新的食譜,且也須兼顧印製出的產品外觀。
當然囉,教育消費者也相當重要,Elzelinde 團隊目前會在各地舉辦展覽,讓人們知道廚餘的新生命可以兼顧美味與環保,同時讓民眾知道有多少被浪費的食物其實都還能食用。大多數人只看到餅乾的美麗外觀,很難聯想到這些都是被丟棄的原料,但當他們知道背後的故事及製作方法時往往會非常驚豔。這樣的展覽或許也能提醒民眾更珍惜,且不要隨便丟棄食物。
參考資料:
- upprintingfood 官網
- 3D-printing food waste into tasty products nextnature 2018.11.27
- Elzelinde van Doleweerd creates 3D-printed snacks from food waste dezeen 2018.10.03
首圖及本文部分圖片轉載自計畫網站「upprintingfood」,著作權歸原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