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物聯網讓人摔得好痛?Particle共同創辦人Zach Supalla談破壞式創新

Particle,這家來自美國的物聯網新創公司,去年 9 月才被美國知名媒體《Fast Company》評選為「2015 十大創新物聯網公司」之一,你或許沒聽過它,但你可能曾在 Kickstarter 上看過該公司推出的產品-智慧燈泡插座「Spark Socket」(Spark 同時也是 Particle 公司的前身)。Spark 是一款內建無線網卡的燈泡插座,只要插入燈泡,燈座就會提供電力並自動連接 Wifi,使用者只需要透過 App 或官網就能輕易的開關燈。

未命名

每一個好點子都有個起點,而 Spark Socket 的靈感便是來自 Particle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Zach Supalla 的父親。他的父親是一位聽障人士,因此 Zach 家中的燈會以閃爍的方式顯示來訪或是來電,但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這套系統再無用武之地。「對我們而言,燈就是燈;但對像我父親一樣的殘障族群來說,燈代表的意義遠超於此。」Zach 希望能夠透過燈具聯網,讓智能應用造福更多族群。

未命名46

群募帶來的失敗與再起

不過這項富有意義的產品卻在 Kickstarter 上重重摔了一跤,集資目標訂為 30 萬美金,最後只募得了約 12.5 萬美金,雖然募資宣告失敗,但卻成功引起媒體注意。隔年,團隊進駐中國深圳的硬體加速器 Haxlr8r,連結更多的人脈,並利用更廉價的素材進行小量生產,製作出木頭基底的限量款燈座。「但我不想只是做燈具。」Zach 放棄原先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設計概念,轉而投入物聯網市場,並再次重返 Kickstarter 推出工具組 Spark Core。

46e46bdc7e2640ff5eecaa335992046e_original

Spark Core 是一款可與 Arduino 相容的 Wifi 開發板,可協助開發者和 Maker 開發出聯網的產品,這次團隊將目標金額訂為 10 萬美元,最終以 30 萬美元跨過門檻。除了產品方向的轉換,Zach 希望能將公司的創業模式轉為「精實創業」,以簡單而直接的方式創業,以 Spark Core 來說,藉由使用者的回饋來修正產品,再將產品投放進募資平台試探反應,如此來回的反覆實驗,讓產品越來越好。

棉花糖挑戰:創意和反覆試驗

「物聯網是個全方位的破壞式創新。」透過物聯網,零售業能夠調整進出貨、售價狀況;農場能夠檢測土壤酸鹼值、溼度和植物生長狀態;而每天的車流、人流、交通號誌都能夠以新型態的方式控制。在過去,這些裝置都沒有和網路連結,但有了感測器和控制器,它們都能成為物連網的一環。群募平台的崛起,使得越來越多的資金願意投資硬體創新,或許手機由少數企業所掌握,但物聯網產業卻是百花齊放,不同領域的上下游產業追求各自的市場、挖掘潛在的商機。

但如何利用創新來創業?Autodesk 的研究員 Tom Wujec 設計了「棉花糖挑戰(The Marshmallow Challenge)」,在短短 18 分鐘的挑戰時間內,參賽者必須將 20 根義大利麵、膠布、一顆棉花糖組織成一座建築。但挑戰結果卻顯示,商學院的學生表現竟不如幼稚園小朋友,而原因就出在挑戰的建構過程:小朋友會邊嘗試邊修改方式,但商學院學生則是依照理論基礎搭建,往往在最後關頭才發現方法不可行。「創意和反覆實驗是創業的基礎。」相較於傳統產業,物聯網產業規模較小但產值較高,從各種實驗中得到方向和經驗才能通往成功。

參考資料:

分享到社群

vMaker編輯部

歡迎各界朋友投稿你的maker故事,不論是個人作品、創客觀點或是創客的經驗分享,我們都十分期待能聽到您的分享。 投稿請至:contact@vmaker.tw

This site or product includes IP2Location LITE data available from https://lite.ip2loc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