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自造筆記】立體皮革製作——皮革小花器

閱讀文章前先看影片吧!

前言

上一篇的皮革壓模算是小前傳,這次才是我們真正研究皮革塑形的的主要作品喔!

市面上常見的皮革壓模產品

其實市面上有很多商品都是使用這個技術,比較常見的有包包、遙控器皮套、鞋子等等。這類用一塊皮就做出立體弧度的商品,常常都會給人澎潤、飽滿、可愛的感覺,因為可以配合不同的物件作出客製化的皮套,也能營造出高級、精緻的感受。

airpod皮套、小錢包、gogoro皮套(圖片來源:Pinterest)
鞋子、小背包(來源:Pinterest)

模具的材質

模具通常使用木頭,製作成要壓製的形狀,覆蓋皮革之後可以使用釘子直接固定,或是再用另一片木框夾住皮革來塑形,近年網路上也出現3D列印的皮革模具。木制的模具需要較高的木頭加工技術,全3D列印的模具需要長時間的列印,所以我們是這次使雷射切割搭配3D列印,能夠最快又最容易的做出模具。

3D列印的模具(來源:掏寶)
我們的改良模具

內模與外框

接著是關於內模與外框的尺寸,因為中間是墊著一層皮革,所以外框一定要略大於內模,否則會壓不下去或是刮傷皮革,但是大太多的話又會使得皮革造型不夠銳利或是看起來很塌。這次在多次測試後,我們的外框造型比內模造型大了2mm,使用的皮革則是厚2~2.5mm。另外外框與皮革接觸的部分要倒圓角,也能避免傷到皮革表面。

內模與外框的尺寸

模具的加壓固定

在壓製皮革的時後,大部分的人會直接使用夾具加壓,但這次為了變成材料包,所以我們改為螺絲鎖緊固定,不但便宜,徒手操作也很容易,加壓的力度也很足夠,是蠻不錯的方式。

左為夾具固定(來源:Pinterest),右為螺絲固定

模具的造型

最後是模具的造型,針對這次的花器主題,我們在研發時測試了七款造型,這邊向大家介紹一下 

  • 初版設計:測試造型合照的最右邊兩個是最初的版本,想營造極簡的花瓶感,但看起來反而有點簡陋。
  • 水滴型:延伸初版的圓圓造型,想要改成更可愛的水滴比例,結果還是有點不協調。 
  • 多面體:這一版本是想試試看能不能把多面體一面一面的感覺壓出來,如果成功的話應該會很漂亮,但測試後發現只能壓出輕微的起伏,最多背面能看到一點點切面的線和列印痕跡,說不定正面不要只用外框,改成互補造型的凹陷外模,可以有更好的效果,只是這樣新的外模就要另外加工,把3D列印的痕跡消除,否則會破壞皮革平滑的表面,或許日後可以嘗試看看。 
  • 最終版:最終我們使用了完整經典的花瓶造型,看起來細緻度與完整度都提升了不少。
測試造型大合照
水滴造型
多面體

壓模時的小重點

  • 皮革需要使用「植鞣皮」才能塑形
  • 最初浸泡皮革時大約要浸泡30分鐘
  • 皮革壓模最好要壓到皮革全乾才取出,因此至少要放隔夜,只是根據我們的經驗,隔夜只會六七分乾,脫模後最好要繼續陰乾。
  • 上膠的部分我們使用的是太棒木工膠的藍色速乾款式,夾上夾子後大約等待兩小時就可以繼續下個步驟。如果沒有木工膠,使用白膠也可以,只是乾燥速度較慢,防水性也差一點點
  • 皮革的裁切只用美工刀即可,只是皮革很有韌度,所以最好使用全新的刀片。另外也不建議使用剪刀,容易拉扯皮革纖維導致變形。
  • 影片中從盒子取出的材料就是我們的材料包組合,這些簡單的工具就能完成皮革的壓模,只是如果再配合一些其他的專業的工具,可以延長皮革的使用年限。例如在邊緣上塗上床面處理劑,可防止再度毛邊。在表面塗上皮革用的保護油,即可防止髒污或發霉,定期擦拭保護油可讓皮革更耐用。

使用材料

分享到社群

林 允涵

透過拍攝影片紀錄創作過程並提供開源設計,讓更多人對於自造運動產生興趣並開始自己動手實現自己的想法

This site or product includes IP2Location LITE data available from https://lite.ip2loc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