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童年總有一個熱愛動手玩創意的同學,你想過現在的他\她有可能還在手作路上嗎?從生科女孩成為紙箱天后,瓜神周青郁在三類組學科中「自造」一條創客之路,讓小時的天馬持續行空。
帶得走的實驗精神,讓興趣茁壯成鋼鐵人
高中讀理組、大學學生科的瓜神,其實自小就對繪畫與設計充滿興趣,成長過程,這份興趣也一直伴隨其側,從中學時期設計班級運動會裝束到大學畢業自製盔甲參與校園巡禮,就連DNA模型、蛙骨模型和製作也讓她笑稱:「其實我讀的是生科美術系」。
她的作品尺寸小至掌上,大至等身高;主題橫跨卡通、電影、動物;材料也有塑膠、黏土、紙等各式嘗試,如今除了經營臉書與IG「瓜神的藝想世界」、「紙飛揚─紙模型工作室」,也是Dcard上數百人追蹤的「無敵瓜神」。
她讓實驗精神步出實驗室,以對手作的熱情自造風格多樣的作品,「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變朋友」,沒有什麼是一試成功,持續的練習與嘗試,是他讓興趣得以茁壯的關鍵。
手作界百變天后,無敵瓜神在此
除了有「紙箱天后」之稱,專頁也以「紙飛揚」為名,瓜神選擇紙作為創作媒材,其實是源於對鋼彈模型的熱愛。塑膠製鋼彈模型並不便宜,收集下來對當時仍是學生的他是不小的開銷,剛巧搜尋到紙模型大師陳文泰的創作,他因此開始以紙作為媒材的嘗試。
構造、特性各異其趣的媒材因應創作需求,在瓜神的巧手下發揮特長,從紙張做成的鋼彈模型,到大學畢業時以紙箱做成的鋼彈鎧甲裝,這些紙類創作成為作者記憶與靈感的載體。
論及製作最難忘的作品,她說非「落葉版-RX-78鋼彈模型」莫屬,需要收集落葉與枯枝,並經過一系列的清洗曬乾流程,最後才可拼貼在瓦楞紙板骨架上。除了耗時即長,材料短缺的情況也十分考驗「恥力」:和大賣場要紙箱、到公園撿樹葉、乃至被街上做回收的阿婆問:「你怎麼在撿這個?」甚至分她幾個紙箱……都是創作路上時而辛苦時而尷尬卻十分有趣難忘的瞬間,「我認為創作的樂趣來自過程中所經歷的事情,從沒有靈感的瓶頸到完成的喜悅,一點一滴交融在每件作品之中。」
自造日常的不凡,創作生活的獨特
對瓜神來說,手作是點亮反覆日常的火種,創作就是日常。在平台上展露頭角,被更多人看見的經驗讓她更有動力持續創作,並在粉絲專業上和大家交流,但更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讓想像力成真,一如畢卡索所說:「你能想像的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
採訪撰寫:陳禹嫺
南方創客基地:台南市新營區大同路32號(近新營火車站)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六 9:30–18:30
電話:06–6356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