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機會來到南方創客基地,聽見清脆的樂器獨奏聲,肯定是來自樂器設計師 — 江靖傑!
基地大夥笑稱他是「噪音製造者」,他說:「我是製作樂器的人欸!怎麼可能不發出聲音啦!」靖傑目前經營自己創立的樂器開發品牌「瓦特以前訂製所」,並同時於臺南藝術大學進修碩士,主修樂器設計與製作,近期的生活忙於正規樂器的開發以及學術研究。進駐創客基地後,他利用數位製造設備製作出人人都可自行組裝的樂器:拼圖笛、烏克麗麗、小提琴與拇指琴,這些樂器不僅造型好看、富含趣味,更打破人們以往對樂器固定模樣的想像。
不遠千里的學習之路
靖傑是馬來西亞華僑,這讓我們對於他跨海來臺求學及職場工作的經驗深感好奇。馬來西亞不像臺灣學校有音樂班,對音樂有興趣的他必須在課外時間找老師學習。大學以前靖傑每天花上4–6小時精進琴藝,在每日閉關練習的乏味生活中,他找到了樂器設計與製作的興趣;而他認為臺灣的樂器產業發展得不錯,因此選擇來臺就讀雲林科技大學,鑽研樂器設計,透過學校的資源和自學,讓自己不斷深入學習這個領域,從大二完成的第一把樂器,至今六年左右,已累積幾百件的手製作品。靖傑說:「樂器設計一開始是興趣,現在已經變成我的一部份了。」
永遠不會有最後一把琴!
大學時曾一度因為太辛苦而萌生轉行念頭的靖傑,當時每次製作新的樂器時總對自己說:「這是最後一把了!做完就不再做了!」結果總在對成品不滿意之後,又開始想著如何改善它,就這樣一把又一把的堅持下去。一個樂器從構想、草圖、細部設計、電腦模擬、原型製作、反覆測試、再進行最後的表面處理,需要經歷非常繁複的過程。我們問靖傑有沒有最受不了的製作環節,他笑說無論使用哪種材質製作,為了展現成品的質感與手感,都必須花上許多時間打磨拋光處理材料表面!這是一項作品接近尾聲時,需要大量耐心且不得馬乎的工序。
樂器廠的工程師生活
大學畢業後,靖傑曾在樂器廠裡擔任研發工程師,工作內容包含產品開發及生產製程改良。然而一間有規模的工廠必須以符合市場需求為目標量產成品,在全職工作期間,能發揮創意的地方並不多,屬於自己的時間也減少,反而讓靖傑的創作欲望爆發,開始密集地設計和製作新樂器。對於傳統樂器產業運作的期望落差,更成為他創業的推動力,期許自己要不斷地打破固有的思維,持續前行。
踏上名為創業的不歸路
靖傑在大學時開始接案、到市集擺攤,這些經驗使他萌生創業的想法。於是在職場上賺取經驗和創業資金後,他正式成立「Before Watt瓦特以前訂製所」,品牌理念為回到工業革命以前的手作時代,因此以改良蒸汽機的瓦特為命名靈感!他笑說:「許多人還以為這是一家電力公司。」而服務項目從一開始以客制化陶笛為主,到目前包含更多樣的樂器設計與製作、工藝品訂製,並受邀到各地演講、舉辦工作坊。
作品只是乘載我的理念、專業與知識的載體
靖傑在大學時期對Makerspace已有些認識且嚮往,畢業後湊巧看見招募進駐者資訊,於是一邊讀研究所鑽研樂器學理論,一邊以創業者身分進駐南方創客基地,並活耀於創意商品市場。靖傑說來到基地最大的收穫便是認識來自各領域的專業創作者,無論是在理念、製作還是行銷販售,都可以找到人一起討論、一起成長。靖傑笑說自己是很貪心的人,總在製作過程中會不斷冒出新想法什麼都想做!他說:「作品只是乘載我的理念、專業與知識的載體。」每次回頭觀看自己的創作,總會感到不滿意或不成熟。儘管樂器製作這條路不好走,但靖傑對於學習新知的熱情與積極,讓我從他閃閃發亮的眼睛裡,看見對於樂器設計未來的無限可能。
若有任何合作機會,歡迎直接與靖傑聯繫哦!
Before Watt瓦特以前訂製所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efore.Watt.Custom.Workshop/
個人 Instagram: https://pse.is/TXXNP
E-mail: cj.artecent.k@gmail.com
採訪撰寫:陳筱姍、許元馨
官方網站 |Facebook|Instagram |LINE@ |youtube 頻道
南方創客基地:台南市新營區大同路32號(近新營火車站)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六 9:30–18:30
電話:06–6356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