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STEM與社會情緒能力學習

翻攝自NIHF官方部落格,特此致謝!

(感謝NIHF開放授權,使我們能翻譯這篇文章,特此致謝!若您想閱讀原文,請點擊以下網址:https://www.invent.org/blog/diversity-in-stem/teach-empathy-collaboration-skills

STEM教育時常提倡學習關於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學科技術知識的重要性,較少提倡關於社會情緒能力學習(Social-emotional Learning,簡稱SEL)的課程。

所謂社會情緒能力學習,是指學生透過學習的過程,獲得管理情緒的能力;感受到他人的需要,並顯示同理心;維持正向關係,並作出負責任的決定。起初,社會情緒能力學習似乎在語言藝術或歷史課堂上,更具有學習意義。然而,伴隨著正確的課程,STEM學科也能提供學童機會,發展基礎的SEL特質,包含了同理心、毅力及合作。

運用同理心發明

 在國家發明家名人堂(National Inventors Hall of Fame®,簡稱NIHF),我們有這樣的殊榮,表彰一些我國(編按:在此指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發明家,且我們的專家教育團隊,使用NIHF成員的課程及故事,發展出「發明教育計畫」,透過親身體驗、合作的經驗,提倡STEM與SEL教育。藉由一次又一次直接與發明家一起工作,我們發現一些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發明靈感,往往來自於擁抱同理心,以及改善他人生活的渴望!

從2021年國家發明名人堂的成員Lisa Lindahl、Hinda Miller及Polly Smith,她們發明了「運動胸罩(Sports Bra)」,讓女性可以舒適地參與體育活動;2004年NIHF成員Frederick Banting、Charles Best及James Collip,他們發現分離、純化的胰島素(Insulin),已改善了數百萬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發明家們已經向世人展示創造具有影響力事物的第一步,往往在於思考,你所創造的事物如何得以幫助他人。

運用STEM教育,教導毅力及合作

藉由優先提倡社會情緒能力學習,我們可以幫助學童,發展他們需要茁壯成長的心態。在一篇由「國家課後協會」(the National Afterschool Association)發佈的文章中,加州教育部課後分部的主任Michael Funk認為,STEM教育幫助學生發展正確的心態,「STEM學習幫助發展探索人生所需要的技能及心態」Funk說道。「毅力是關鍵,我們有時都會失敗,但從我們的錯誤中學習且再次嘗試,則需要品格。」

相信會進步的信念,仍然是許多創新者共享的指導原則。因此發明者團隊通常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進其創作。當孩童被引薦給發明家,以發明家作為啟發的楷模,孩童將看見,克服挑戰且齊心努力、不斷改進發明的驅動力,展示了堅持不懈與團隊合作的力量。

我們知道複雜的挑戰,往往需要眾多不同人的貢獻,而每一位提供他們的技能及經驗。透過參與STEM,而支持社會情緒能力學習的發明教育機會,具有將孩童變成充滿自信而彼此合作的創造者,孩童們將準備好應對這些挑戰,並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

更多關於STEM及社會情緒能力學習

若讀者想更進一步了解,結合STEM教育及社會情緒能力學習的重要性,歡迎造訪「國家發明家名人堂」的部落格

分享到社群

This site or product includes IP2Location LITE data available from https://lite.ip2loc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