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啟發學生發明家的9種方式

圖片翻攝自eduTopia網站,特此致謝!

(感謝eduTopia與本文作者Vicki Davis開放授權,使我們得以摘譯這篇文章,特此致謝!如果讀者想要進一步了解原文,請點擊網址:https://www.edutopia.org/article/9-ways-inspire-student-inventors-vicki-davis?fbclid=IwAR3CA-Deq3o51ITbzRZuRnQceW29s282eGkSqjFY61x8_G6e7kb94wQqyao 謝謝。)

有一句老話這樣說:「改變您生命的事物,是您讀過的書;是您去過的地方;以及您所遇見過的人。」但我想添加第四項:「您所面對的挑戰(以及您如何面對他們),將永遠改變您的生命。」如果我們想要學生運用創意及創造力回應挑戰,我們務必創造一個環境,在其中鼓勵創新。您不會透過給學生工作表或千篇一律的作業,幫助學生學習發明。事實上,這些一體適用全部的方式,極可能佔去可用於創造力的時間。

根據「托倫斯創造性思維測驗(Torrance Test)」,自1990年起,美國的創造力一直處於下降狀態,而事出必有因。

或許是因為,我們聚焦於學生的弱點而非長處。在許多學校,我們會讓一個掙扎於英文文法的數學天才上英文課。我們難道不應讓數學天才接觸大學水平的高級數學工作,並且了解他或她所需要學會的英文基本文法即可?為什麼我們認為所有學生在每件事上都應該很好?

我們可在所有事情上都做到平均水準,也可在某些方面達成卓越。有這個概念在心中,以下是我們為了鼓勵學生發明家,需要去努力的一些事物,如同我們培養學生的熱情、興趣及優勢:

  1. 材料:是的,有Makerspace很好,可以讓學生運用一些很酷的工具進行創造,但別認為您必須有很貴的工具。請思考,如何在您自己的建築物中,為空間或材料找到新用途;或想想在社區中某個您認識的人,有時只要一通電話,這個人便可改變學生的學習機會。
  2. 動機與時間:學生們需要理由進行創造,您不能只說:「我們要來一個天才時間!」然後便在毫無任何點子或建議的狀況下,把學生丟入一個空間。這就是為什麼挑戰是如此的重要!
  3. 點子:但當要求學生針對「天才時間」進行創造時,我發現了另外一個挑戰,就是他們會給我一臉茫然的表情,因為學生不知道的事情,他們就是不知道。如果他們從未接觸過點子,他們將如何「夢」到一個呢?有時只要給學生瀏覽「Make」或其它網站,便可激發創意。但事實上是,一些學生已扮演消費者的角色太久,以至於他們真的不知道,扮演創造者或發明家是什麼樣的感受。在他們可採取更大的行動來實現真正的發明前,必須採取較小的行動實現創意。
  4. 導師:您不必認為需要招募鎮上所有具備技術才能的人,好促使學生進行發明。運用網際網路,我們有能力使學生在全世界認識導師,不論是與太空站上的科學家或北極的科學家認識,總是有前所未見的方式讓孩童認識導師。他們可以即時追隨天才的成長足跡,並且看見事情如何完成。
  5. 展示並討論作品的機會:在學生創造時,他們需要機會與其他人分享作品,訴說他們的成功和挑戰,並且聆聽回饋。
  6. 重新定義「發明」:有時我們認為,所有的發明皆必須與科技相關,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當一個孩童想要創造一首令人驚豔的詩句,算發明嗎?或另外一個孩童創造了一首令人讚嘆的歌曲且想要演奏,算發明嗎?您或許有其它學生想要演出或創造一段影片呢!
  7. 明白如何成功地失敗:激勵演說家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說,決定您會不會成功的,不是您是否犯了一個錯誤,而是您是否持續犯一個同樣的錯誤。有些人真的想鼓勵不斷嘗試、不要怕失敗,然而,我不一定同意這樣的主張。若您一直失敗且從來不明白為何失敗,依我之見那就是真的失敗了。然而,如果您失敗並且找出什麼方式沒有效果,然後學習並嘗試不同的方式,那麼您更像大發明家愛迪生,他發現了一萬種燈泡不會亮的原因,並不是一直嘗試同樣的材料,而是每次嘗試不同的材料,因而產生了深遠地不同。
  8. 適當控制恐懼:過去十一年來,我在課堂上參與了30個不同的主要全球合作專案。毫無例外,當每一個專案起步時,我都有這樣的感覺:「我大概要失敗了。」這樣的失敗不只丟臉而且很痛苦。害怕恐懼是我展開任何新挑戰時的感受,但在給我自己的願景宣言的其中某一部份是:「我將享受挑戰所帶來的刺激感。」其實,恐懼是伴隨創造過程中產生的正常部份,我們應當接受它。
  9. 渴望:我們也務必培育對學習的渴望。有時,我害怕學生們認為,因為我們有這樣厚厚的一本教科書,每件事都必然包括在內。實際上,孩童應該能閉上他們的眼睛,設想在接下來數百年間,可被增加至教科書的所有頁面;或所有根據新發現而將被移除的教科書章節或部份。我們必須鼓勵對學習的渴望,以及對追求探索下一個目標的熱情。

藉由培育今日的發明家,創造我們的未來

我們的生活與福祉,乃是根據我們創造一個更美好未來的能力。若我們不覺醒,並且不運用一些時間進行發明與創造,我們將持續緬懷過去。為此,我們需要極佳的想像力,不懼失敗和恐懼,以及全然渴望發現新事物。

【vMaker台灣自造者粉專】
>> https://lihi1.cc/kLUKF
⭐新奇有趣的科技新知、生活手作內容
⭐提供創客原創文章及活動資訊

分享到社群

This site or product includes IP2Location LITE data available from https://lite.ip2loc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