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創客新聞】創客教育讓特教師生找到另一種可能

作者:葉佳錚

強調實際體驗、親手操作的創客精神吹進教育界,許多學校陸續引進3D列印機、雷射切割機等機具進駐校園,透過老師與學生共同的想像力,將點子化為成品,並在過程中找出自我需求及解決問題的方式。然而,創客教育也能應用在特殊師生的身上,除了引發學習動機之外,更能夠從動手做的實作經驗當中,找出自己的另一項可能性。

理解特教的孩子,透過創客教育挖掘學習樂趣

國小曾為英語補救教學「攜手班」學生、國中被鑑定為非典型自閉兒的楊喻丞,起初對於學習並沒有動機,因為不擅於處理人際的關係,曾一度被全班排擠,讓父母備感頭痛。不過,面對兒子這樣的學習狀況,父母並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花費許多時間在理解孩子,各自發揮所長,逐步培養楊喻丞喜歡動手做的樂趣。

楊喻丞從小就喜歡電腦,並於國小三年級開始學習程式設計,在學習路上影響他最深的莫過於是分別教體育、特教的爸爸和媽媽,活耀於創客教育圈的爸爸經常鼓勵他要多多參展、參賽,並從中訓練孩子創造點子與將作品實踐的能力,在耳濡目染之下,楊喻丞也陸續製作出拔河機器人、環感節能屋等作品,甚至參與IEYI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大賽,連兩年奪得佳績。在展場中與他人合作、向評審表達創作理念也是比賽中重要的一環,因此,媽媽在生活中充分運用溝通技巧,並積極陪伴孩子連續上長達14週的社交技巧課,讓楊喻丞結識不少同儕夥伴,建立起與人的關係。

透過創客教育挖掘出特教孩子的學習動機(圖片來源:翻轉教育

不讓有需求的孩子在體制下受到忽略,投身教育第一線

就讀特教系,本身是視障者的徐智杰擁有多重身分,不僅是機械科、資訊科與特教老師,更獲得特教界Maker的稱號。視力僅有0.1、擁有先天弱視的他,在國小與國中時並沒有接受任何的特教服務,由於對「障礙」缺乏足夠的認知,當時並不清楚自己的視力狀況,讀書對他而言更是步步艱辛。

為了不讓有需求的孩子在體制下受到忽略,徐智杰決心投入教育的最前線,在資訊網路起飛的時代下,他發現利用電腦教學能補足先天障礙所造成的板書不工整、筆速不快等不便性,透過科技進行線上教材編寫,甚至自學程式語言、架設網站,將資訊融入教學。有感於特教生需要不斷重複和速度較慢的教學,因此他也自行開發相關的輔助教材,並將資源共享。

在教學的環境中,徐智杰發現有許多特教生無法做投籃動作、或是投不到籃框,因此他利用紙箱做成籃球機、將籃框高度設成低高度,搭配輕巧的小籃球,讓學生在室內便能練習投籃,一圓投籃夢。此外,加入自造中心後的他也成功製作第二代籃球機,以雷射切割技術讓機台的呈現更加精準、表面也趨於平滑,並能夠固定在手機或平板螢幕上,搖身一變為籃球機上的螢幕,為投籃比賽進行計分的動作。

結語

創客教育的注入,翻轉台灣傳統填鴨式的教育,對於不同特質、能力的學生,給予合適的教學方式與工具,並藉由教育讓學生學習自我探索及動手做的方式,透過思考與設計挖掘自我的另一種可能性。

(責任編輯:葉佳錚)

分享到社群

vMaker編輯部

歡迎各界朋友投稿你的maker故事,不論是個人作品、創客觀點或是創客的經驗分享,我們都十分期待能聽到您的分享。 投稿請至:contact@vmaker.tw

This site or product includes IP2Location LITE data available from https://lite.ip2loc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