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在【自造筆記番外篇】推薦給創作者的學習資源 這篇文章中有提到一個叫做Modern Maker Podcast的廣播節目。這個節目從2017年開始時,每年都會舉辦一個木工相關的比賽,開放任何人都可以投稿參加。我覺得錄製podcast的三個創作者(Chris Salamone, Mike Montgomery, Ben Uyeda)都是很有影響力且獨特的創作者,也願意思考怎麼應用他們的影響力。之所以現在來寫這篇文章,是因為2021年的挑戰正在進行中,所以就從第一屆來回顧一下這些比賽的目的、價值跟得獎作品吧?
2017 two 2×4 challenge
YouTube:18支影片 Instagram:297篇貼文
這是第一年他們提出這個挑戰,規則在材料上做了限制,必須在有限的材料內(2根2×4吋的角料)製作出作品。這三個創作者認為他們的觀眾裡也有很多出色的DIY愛好者,因此希望透過這個挑戰的號召,鼓勵大家分享出自己的創意跟作品。雖然第一屆參與者不多,但是有不少參與者第一次嘗試拍攝影片並嶄露頭角,甚至後來也成為全職的創作者。其中包含我很喜歡的modustrial maker,以及不久前突破百萬訂閱的evan and katelyn。
這一年的作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Kevin Larouche製作的桌子,我覺得影片以及作品的風格我都很喜歡,而且他也包含進了他的設計流程跟碰到的問題。雖然舊材料的應用不算太突出的想法,但看到這個首圖實在是會讓人很想點進去看!(可惜他發了不到10支片之後就沒有再繼續更新了…)
2018 plywood challenge
YouTube:65支影片 Instagram:1749篇貼文
這一年是第一次由美國的木工工具品牌Rockler贊助。由於有獎品激勵,加上第一屆的突出成果加持,因而有很明顯的成長。題目定為「plywood夾板」,作品只能用一張4×8尺的夾板來完成。延續了第一年的命題方向,以好取得、便宜的材料,鼓勵大家發揮創意。雖然這個比賽期間我就有follow到這個比賽的資訊,但可惜那時候的木工概念和工具都不齊全,因此沒有考慮過要參與這次的競賽。在這一年比賽嶄露頭角的有我很喜歡的woby design,以及jonny builds。
可能因為題目比較簡單的關係,這一年的作品就比較參差不齊。有許多有特色的作品,但是千篇一律的也不少。純論作品的話我最喜歡的,也是這一年的得獎作品,OSO DIY的herringbone pattern咖啡桌。當年用夾板作紋理的概念還沒有很盛行,他特別強調夾板的特色,把平常大家會藏起來的部分特別當成作品的亮點來呈現。
這個系列的影片推出之後,youtube上也越來越多夾板的作品,市場似乎也漸漸能夠接受精緻夾板家具特有的風格和造型,我覺得算是最成功的一年之一。
2019 bentwood challenge
YouTube:80支影片 Instagram:1576篇貼文
不同於過去以材料為限制,這次是用技術來做為比賽規範。這次的比賽必須要用到曲木的技術來製作作品。三位創作者的初衷是希望能透過這個競賽,建立出一個曲木加工的資料庫,讓這個方法不再那麼讓大家敬而遠之,而更願意嘗試看看並融入到自己的作品裡。但我覺得雖然影片的數量是有史以來最多,但多數影片卻讓我興致缺缺,可能是曲木再怎麼被簡化或被親切的解釋,還是離目前的我距離十分遙遠。因此這個系列算是我看過最少作品影片的一屆。
這一年第一名的作品是這個由Komar Project製作的曲木腳踏車,雖然非常厲害,但這已經大大超過我可以想像的範圍了,瞻仰的性質已遠遠大過學習的價值了。
2020 desk challenge
YouTube:71支影片 Instagram:1549篇貼文
去年因應疫情的延燒,因此訂定了以書桌設計作為比賽主題,鼓勵大家思考並優化自己居家辦公的情境。這個題目的我們在去年的podcast有討論過,我當時覺得桌子沒有什麼好特別發揮的,現在回頭看也的確是這樣,雖然風格、顏色、造型上可以有點差異,但桌子是一個太個人的需求,不只因人而異且差距很細微。因此讓我連續兩年都有點興致缺缺…
這一年的得獎作品是max pointexter,雖作品本身沒有那麼突出,但因為他做了99張桌子來支持鼓勵弱勢家庭和孩童,所以也不意外這個會得到第一名囉!除了這些比賽作品之外,我最近看到一個非常厲害的拼圖專用的桌,我覺得如果那篇能參與到競賽的話一定會贏得冠軍!
2021 hobby challenge (進行中)
現在正在進行的#rocklerhobbychallenge 又往實用性推進一步。只要用木工做出能夠應用在你別的興趣上就可以了,算是一個非常廣泛的題目。三位創作者說他們希望能把木工的內容跟DIY的風氣推廣到各個領域給更多人知道,才訂出了這個題目。由於競賽還在進行中,除了三位創作者自己作為示範的影片之外寥寥可數。因此與其欣賞別人的創意和創作,如果是你的話會做出怎樣的作品呢? 快點想想看搞不好還來得及參與今年的競賽喔!
(附帶一提:獎金可是高達1.5萬台幣的工具禮券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