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是一種乾粉狀材料,主要成分包含石灰或矽酸鈣等等,粉末與水混合後會凝固硬化,用於建築時需加入砂、礫調製成沙漿或混凝土,不同成份比例的水泥粉也具備不同特性和用途,像是黏稠度、流動性、吸水性等,有的適合黏磁磚、有的適合灌模造牆、有的適合塗抹於牆壁表面。因為簡單的加水攪拌就能硬化成各種形狀,材料便宜又容易取得,所以近年來在DIY或手作圈很流行用水泥製作小花盆或小盤子這類的小物,今天想分享我們做過的各種水泥灌模,並簡單整理出幾個容易操作的水泥小物做法。
我們使用的水泥都是樂土灌注型模泥,從品名可以知道它是灌模用的類型,所以剛與水混合時會非常有流動性,這樣在水泥漿倒入模具後才能流進每個角落,將造型完整呈現,另外它具有些微的吸水性,但是裝水時不會滴漏出來。所以在利用這款水泥製作時,關鍵在於模具,如果發揮創意使用意想不到的容器,就能做出各種不同造型的水泥小物。至於水泥粉與水的比例,從17~30g我們都有使用(加100g的水泥粉),水越多泥漿就會越稀,也能更細緻地複製模具的造型與表面質地,但相對的也會花越多的時間硬化,所以有時候希望硬化速度快一點,模具造型也相對單純的情況下,就會使用水分較少的比例來灌模。
接下來就帶大家回顧一下我們以前的水泥作品吧!按照製作時間排序
1.水泥杯墊:這是我們在剛接觸水泥時做的作品,將水泥漿放入隨手可得的夾鏈袋會做出像水一樣起伏柔軟的造型,且表面會光滑到發亮的程度,乍看之下會讓人難以相信是堅硬的材質,呈現有趣的反差。由於操作上幾乎沒有難度,所以是非常適合帶小朋友體驗灌水泥的品項。
2.水泥燭台:
3.造型小盤:使用珍珠板來自製簡單的模具做出小盤子,特點是可以靈活的設計成各種造型,能夠將腦中的想法實現。
4.水泥時鐘:嘗試在水泥中埋入磁鐵,變成造型吸鐵,配合鐘面變成可以置換數字的時鐘。
5.水泥馬賽克:這件算是首次使用樂土的水泥調色劑,嘗試各種顏色與配色,做成馬賽克風格的杯墊。
6.六角形燈罩:一般要灌注杯子這類中空的容器時,最常見的是找個塑膠杯來當作外模,但如果塑膠杯拿來就直接灌滿水泥的話,會變成一個實心的水泥杯無法裝東西,所以在灌水泥時就要找東西先塞在中間當作內模佔的體積,我們以前用的是黏土,等水泥硬化後將黏土取出就會是中空的水泥杯,但黏土的內模有蠻多缺點,像是水泥杯的厚度很不均勻。後來學到了一種新的作法,可以不用內模就做出水泥容器,使用塑膠片做出一個幾何造型,灌水泥時一面一面的灌,詳細的操作可以看影片喔!
7.水泥磨石子小牛
8.蚊香座:這個蚊香座的課題是減重,實心的水泥很容易會有過多的重量,如果能增加一些填充物除了可減重也能節省水泥,有時候在建築上不需承重的牆面裡也會看到保麗龍粒。
9.幾何皂盤:最新的作品並沒有發布影片,是利用發泡條來做出幾何造型的外模,和酷炫的幾何水泥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