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姵文
近年國內產業界持續以極大的關注與投入電動車產業,「新能源」加上「電動車」可說是台灣可預期的另一個兆元產業、不僅是新的藍海,也是台灣電子資通訊產業所難得的重大轉型與潛在獲利機會。
根據資料2021年在台灣825萬輛汽車中,僅有1萬4,000多輛電動車,占比僅0.17%;而在1,416萬輛機車中,電動機車剛超過50萬輛,占比約為3.53%。台灣的電動車市場仍有極大成長空間。為何電動車成長飛速卻無法大眾化?
電動車市場的挑戰
電動車從充電、換電、電網供應,到品管認證與消費者體驗,目前無論是在技術或法規層面,電動車業者都還有許多亟待克服的難題:
1. 電池與充電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電動車電池,都仍有兩大缺陷待克服:製造成本高因此要價昂貴,且電池里程數(range)過短,必須經常更換,較適合日常通勤而非長途旅行之用,降低消費者使用便利性。
對於商業用途的交通載具來說,里程數不夠充裕的問題顯得更加急迫,要載客車輛一天暫停好幾次把電充飽,根本不符合營收與時間成本,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商用車輛所製造出的環境成本,佔據整體交通運輸碳排量相當高的比例,因此為了實現電動車應用的減碳理想,提高電池效率是當務之急。
所幸電池領域中持續出現許多創新發明,比如嘗試採用新的鋰電池陰陽極材質,在包裝與形式上做出調整,或者強化電池模組的運用……目的都是要減少電池充電需求並改善電力儲存;也有不少新創特別選用回收材質製造電池,為減碳目標和永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2. 充電基礎設施
電動車產業面臨的另一項重大挑戰,是現代社會尚缺乏足夠的充電設備。
以北美地區為例,目前有高達八成的電動車是在家充電,其中有三成屬於集合式住宅,也就是好幾位使用者共用社區同一組充電樁;若要成功普及化電動車使用,興建數量充足的公有充電設備,絕對是必要的一步。
不只是家戶用電動車,對城市和鄉村地區的商用交通載具來說也是如此,除非先有堅實的充電網路系統作為後盾,否則商用電動車隊的成熟市場恐怕遙遙無期。
3. 供電與能源管理之挑戰
現代社會邁向電動車化與潔淨能源轉型的一大考驗,在於政府能否妥善規劃智慧電網,使供電網路與能源管理系統協同運作,確保電網達成穩定且高效的供電目標。
電動車電池既能取電也能儲電和供電,使用上呈現「白日尖峰時段用電需求量大、夜間離峰時段家用慢充」的模式,正好能為電網帶來削峰填谷的效果,協助靈活調動備援電力,改善電網供需平衡。
另一方面,持續推展太陽能、風力等替代能源,使既有能源策略朝向多元化佈局,也有助於滿足電動車市場之供電需求。
小結
除了以上的三大問題,隨著電動車產業邁向商業規模化與國際化,勢必得制定出國際通用的電動車產品規範與規格,以免發生 A 國電動車無法在 B 國直接充電,需要購買轉接頭的惱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