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家具研究與模型製作

作者:林允涵

 

在家具製作與研發中,大家很常會製作小模型,來研究結構與造型。我還在木工教室學習時,曾經看過學長做了一張溫莎椅的1/10模型,研究一番後才動工做真實比例的椅子。

前陣子我們也選了幾件家具來做模型,本文會簡單紀錄模型製作過程與介紹各家具的細節與背景故事。開始前想要先跟大家介紹「Chair Anatomy」 這本書,是我在誠品書店特價時購入的原文書,書中收錄了54張歷史上的經典椅子,並介紹設計緣由、材質、各部位尺寸等等,如果想要設計椅子或是復刻經典家具非常值得參考的書。

Chair Anatomy 椅子剖析學:設計與結構家居產品設計英文原版- Taobao

製作「Vilbert」餐椅模型

這次我們選中的第一件家具是書中的「Vilbert」餐椅,一張 IKEA 在 1993 發行的椅子,它比較符合我們以往做過的家具風格,設計簡約、工法單純、適合使用電動工具輔助製作、手工技術含量較低。

想要先介紹這張椅子的背景,它的設計師Verner Panton來自丹麥,起初是在法國地板和家具公司Alsapan的反覆邀約下,為了推廣該公司的MDF(中密度纖維板)板材而設計的,有趣的是,MDF正是現在大家雷射切割最常使用的板材呢!設計完成後Panton 聯繫了兩位好友,IKEA 創始人Ingvarn Kamprad 和主要設計師之一Gillis Lundgren,詢問是否有興趣合作生產這張椅子。IKEA欣然同意並為其取名 Vilbert,這款椅子的設計象徵了Panton對1950年代家具嚴格幾何形狀的回歸,消除了所有多餘的元素,並使用了最少的螺絲做固定,可以被視為扁平包裝、DIY組裝的經典案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Panton另一個理念的實踐:椅子的設計僅由一種材料製成(在本例中為10mm MDF),座椅、靠背和腿部使用相同的板材,僅位置、角度和長度的不同。

這次我們製作的模型比例為1/6,實品使用了10mm板材,書中記載還加上了兩片1mm的貼皮,12mm 的1/6雖為2mm,但我們改用手邊就有的使用3mm夾板雷射切割出板材,在電腦中畫3D圖算出各片板材銜接處的斜度,再使用圓鋸機切割出來,最後我們在螺絲選擇也改為現有的2.5mm螺絲(1/6的螺絲應該為1mm,不容易購買),並為了可以順利鎖上螺絲,將中間的不規則四邊形板材改為多片疊在一起,完成這件「Vilbert」餐椅1/6模型。

Verner Panton 'Vilbert' Chair for Ikea, 1990's | #125675

本圖翻拍自Chair Anatomy

製作Backenzahn™ 凳子和Bigfoot™ 大腳桌

這次還做了另外兩件家具,均來自德國的家具公司 e15,成立於1995年,由設計師Philipp Mainzer和Farah Ebrahimi共同創立。他們的家具設計風格以簡約、現代和功能性著稱,並且注重對木材的使用和製作工藝。

一件是 Backenzahn™ 凳子,一款以堅固實用的橡木製成的簡約凳子,設計靈感來自於牙齒的形狀,也正是這款凳子的成功為公司奠定了基礎。我非常喜歡這張凳子,在網路上也可以看到大量的「臨摹、致敬」它的作品,它的造型非常單純,使用四根粗木條,在椅腳處切兩道斜角再將四件組裝在一起就完成,實體臼齒椅還有三個小細節,第一:四根木頭間有3mm左右的小縫隙,第二:臼齒椅的表面具有微凹弧度的曲面加工,貼合人體曲線,令人坐著時能備感舒適,適宜作為椅凳使用,同樣造型有另一款表面是平坦的,適合作為小木桌、茶几來放置物,第三:e15非常喜歡凸顯木料之美,故家具常保留天然裂紋,使得每一件的紋路都略有不同各異其趣。

我們製作模型使用了烏心木小邊料,將材料刨約22.7mm的粗細,依照造型取到8cm的長度,並切了兩個斜角後組裝,至於每隻腳中間的間隙我單純的用小木片墊在中間黏合,其實我非常好奇原版的臼齒椅在組裝時的結構,如果有朋友知道歡迎告訴我!

另一件是 Bigfoot™ 大腳桌,它的桌腳有13.5cm粗細,是一張非常有份量感的大桌子,官網上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尺寸可以訂購,一般這種大桌子的結構會將桌板與桌腳分開才方便運送,到了買主家中才組裝起來。相較之下這張桌子的設計與結構就比較中規中矩,是一張真材實料、功能導向的質感大餐桌!我們使用了山毛櫸來製作這件模型。

 

 

 

圖片來自e15官方網站

 

分享到社群

林 允涵

透過拍攝影片紀錄創作過程並提供開源設計,讓更多人對於自造運動產生興趣並開始自己動手實現自己的想法

This site or product includes IP2Location LITE data available from https://lite.ip2loc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