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姵妏
教育部人工智慧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今年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展出計畫執行至今的AI教育成果,透過輕鬆有趣的尋寶遊戲與圖文漫畫,帶領大家一同探索AI的世界。
此場論壇講座將分從不同面向探討AI世代的下教育學習與創造發展,邀集中小學第一線教師,分享教育現場的經驗與觀察!
傳統與創新的交匯點
人工智慧(AI)的出現開啟了新的時代,教育正處於傳統與創新的交匯點上,傳統的課堂不再受限於一刀切的教學方法,透過科技素養、程式語言、創客教育等課程的推廣,讓創新多元學習方式融入傳統教學中,培養學生們在探索、解決難題的過程中動手找到答案與建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為社會培育出具創新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個性化學習
AI以其驚人的數據處理能力和識別模式的能力,為個性化學習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多位講師都提到,AI能夠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模式、優點以及改進領域,讓教育工作者能夠根據個人需求量身訂製課程和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這樣高度個人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引發學生更強烈的參與感,因為他們會在恰當的學習水平和進度下接收挑戰,從而提升對學習概念的理解和記憶效果。
(運用AI達到個性化的學習匹配,圖片來源)
除了個性化學習,AI也引領著虛擬課堂和網上教育的浪潮,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可以在不離開家門的情況下,瀏覽來自最負盛名機構的講座和資源,這種教育的民主化趨勢,無論學生身處何地或社會經濟狀況如何,都能獲得平等的學習機會;此外,AI驅動的平台能夠促進即時互動,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不同國家的文化,促進跨文化交流、拓展視野,這是傳統的教育所缺乏的,也將會是新世代教育的趨勢。
(運用AI學習科技的學習價值鏈,圖片來源)
隨著AI不斷的進步,或許我們會開始擔心它是否會取代人力,然而,歷史告訴我們,技術變革通常是行業轉型的契機,而不是將其完全淘汰,同樣地,我們應該將AI在教育領域的角色視為一種能夠增強和提升教學體驗的工具,透過AI來輔助我們,善用工具、創造環境!
結語
AI時代以深刻的方式重新定義了教育,引入了個性化學習、全球互聯和新的挑戰,在充分利用AI的同時,仍舊要保有好奇心,教育的核心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思考的頭腦,期許AI在教育領域能創造一個將技術與人類洞察力相結合的整體學習環境,豐富視野、促進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