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姵文
AI技術預測挖掘地點
近年來,考古學領域出現了一項具有突破性發展的技術,有潛力革新我們對挖掘地點選擇的方式。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工具,在預測考古地點的位置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為考古研究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
傳統上,考古學家依賴歷史記錄、直覺和運氣的結合來確定潛在的挖掘地點。儘管這種方法具有價值,但通常會導致試錯的情況,研究人員在沒有結果的地方投入大量時間和資源。然而,隨著人工智慧的出現,考古學家現在可以使用先進的算法來分析海量的數據並以驚人的準確性進行預測。
AI驅動的挖掘地點預測的一個關鍵優勢是它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集,而人類研究人員可能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通過將歷史地圖、衛星影像、地質數據和其他相關信息輸入AI系統,研究人員可以訓練算法識別模式並找到過去可能被忽視的潛在地點。這不僅節省時間,而且使考古學家能夠專注於最有可能發現重要文物的地區。
此外,AI驅動的挖掘地點預測還可以考慮到對人類研究人員而言,可能不立即顯著的因素。例如,通過分析一個區域的地質組成,AI系統可以識別更有可能保存古物的地區。這一洞察力在縮小潛在挖掘地點並增加重大發現機會方面非常寶貴。
人工智慧在考古研究中的應用不僅僅局限於地點預測。AI算法還可以協助分析和解釋挖掘出的文物。通過將新發現的文物與現有的數據庫進行比較,AI系統可以識別出可能被忽視的相似性和聯繫。這可以提供有關古代文明、貿易網絡和文化互動的寶貴見解。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AI驅動的挖掘地點預測並不意味著取代人類的專業知識和直覺。相反,它作為一個強大的工具來補充考古學家的技能。AI系統可以生成假設和建議,但研究人員需要驗證和解釋結果。人類的判斷力和知識在考古過程中仍然至關重要。
將人工智慧融入考古研究中,有可能改變這一領域,使研究人員能夠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並揭示過去的隱藏寶藏。通過利用AI驅動的挖掘地點預測的強大功能,考古學家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將努力集中在具有最高發現潛力的區域。這不僅提高了考古研究的效率,還為我們對共同人類歷史的理解開辟了新的道路。
總之,AI驅動的挖掘地點預測是考古研究的突破。它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工具,以驚人的準確性識別潛在的挖掘地點,節省時間和資源。人工智慧算法處理大量數據集並考慮到隱藏因素的能力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過去洞察力。
然而,重要的是要記住,AI是一個補充人類專業知識的工具,結果的解釋仍然依賴於考古學家的技能和知識。隨著人工智慧的融入,考古學領域即將迎來令人興奮的進步,進一步加深我們對古代文明及其遺產的理解。
利用科技考古讓文物重生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今(2023)年9月底會展出百多件四川三星堆遺址文物,當中亦可以了解如何利用科技考古以及相關的考古工具。
四川當局2020年,在三星堆重啟挖掘工作,發現6座新的祭祀坑,共出土近1萬3千件文物。
挖掘工作曾中斷30多年,原因是技術不夠先進,擔心會破壞文物,多得科技儀器令到考古工作能夠再次展開。
四川大學考古教授黎海超:「以往我們都是在考古發掘結束之後,把遺物整理了,再開展各種科技分析工作。這一次是把科技工作貫穿在發掘的過程中,比如說高光譜的分析之類,這樣一層一層的掃描,就發現裡面有一些我們沒有想到的,比如說可能有絲織品之類。」
出土的大面具、大神獸以及龍形器等120件文物都會安排到香港展出。
館方在9月底時將考古人員在三星堆用過的工具送到香港展出,讓遊客欣賞文物同時亦可以更了解考古的工作。
這張大型漆床是先秦時期的產物,出土時是一堆散件,被水浸了超過兩千年,考古人員足足用了18年修復在成都考古中心展出。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陶瓷、青銅器長年累月埋在地底,出土時破爛不堪,考古人員要進行清洗,分類這些碎片,用科技阻止文物再受破壞才可交去修復,能夠重生全靠「文物醫生」。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副研究館員王寧:「到我們單位之後,可能最開始會從最簡單的,就處理可能保存較好的器物,讓他們從難度不是很大的,等他們開始動手,就是慢慢的積累,還有比較有經驗的修復師,對他們隨時指導,這個也是要有一定時間的。」
專家說現時三星堆所挖掘的範圍,只是古蜀城市的千分之二,大部份出土的文物都是用作祭祀,希望未來可以找到當年的生活區及宮殿。
小結
AI技術能協助揭開古文明神秘的面紗,但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人」,AI技術是作為強大的輔助工具,透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給考古工作帶來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