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瑩潔 圖片提供/許又仁
「面對人類與環境的巨大衝突,是否有降低環境破壞的方法?想要解決這樣長遠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創業初衷!」在半導體科技時代,擁有清大奈米工程與微系統博士學位的許又仁,卻是逆風而行,踏入農業領域。他耐心蹲踞與土為伍,培養蚯蚓堆肥、光合菌,並參與豬糞沼氣發電及廢水處理等專案,透過機電整合及生物監測等先進技術服務,期待能實現智慧農業的烏托邦。
2015年參加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主辦的社會創新創業競賽時,許又仁就提出綠色經濟及採購鏈概念,當年雖未獲獎,仍堅定其志創立沃畝股份有限公司,並以「元沛農坊」作為品牌。。如今結合IoT(物聯網)與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提供智慧農業技術服務為主要營業項目。回首來時路,他表示,「對於淨零減碳與ESG,過去的感受像是遠方漣漪,現在發現自己身處這股社會浪頭,這才覺得技術價值終於被社會看見。」
從廚餘堆肥起步 衍伸技術服務
就讀博士班時,許又仁糾集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創業,為了發展改善環境的可能性,先從廚餘堆肥切入,透過生物物理專業知識,將農業廢棄物無臭轉化為有機的蚯蚓土,進而種植蔬果,達成資源零廢棄的目標,並與新竹縣香園教養院、慈恩庇護農場等機構合作推動相關計畫,處理能量可達上百噸。
「不過我們發現,要解決廚餘堆肥問題,只要政府增建堆肥場即可達成,發展空間有限。」以農業科技尋求環境解方的路上,許又仁與團隊夥伴切換線道,基於「循環經濟」的主張,致力研究如何將農食產業各種資材,多元並有效率地妥善應用。所謂循環經濟,也就是透過ESG三大角度,重新審視整個產業價值鏈,以內部或外部創新來達成社會責任與技術轉型。
許又仁說明,「當時的想法,與環境部目前正在推動的物質流成本會計是相同的概念。」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包括原物料、副產品及廢棄物,都必須從物質稽核角度,透過生產技術的改進,做到物盡其用甚至零廢棄,降低環境代價,同時對淨零減碳做出貢獻。
「我們在創業之初就很清楚地知道,這個解方會是一個整體的系統觀。」因此,從早期針對資源材料再生及農產品銷售,逐漸衍伸到以IoT、AIot機電整合與設施整建等技術服務作為主要營收,本於循環經濟及綠色消費理念,關照環境土壤與農作物健康,也希望能同步達到省水節電及提高農產品質量的目的。
創業如闖關 需克服資金與人才障礙
身為微型創業者,許又仁深切感受到過程中的種種掙扎與試煉。資金,是第一個必須面對的關卡,尤其從學生團隊起步,創業夥伴都沒有財力背景,他說,「除了要設法尋求不同專案合作,也必須向銀行借貸,當然政府單位提供的創業貸款跟信保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再透過參與募資、創業競賽及天使投資人的出現,加上慢慢累積的客戶支持,逐漸解決初期資金困境。」
第二個關卡,則是需要更多具有相同理念、且技術能力相稱的夥伴。許又仁表示,要能理解農食產業與小型加工領域的難度與挑戰,同時關心環境並能運用相關技術的人才,在業界本來就不多,如何讓技術落地,更是攸關著能否順利達成客戶交付的任務目標。
在這些年的專業經驗累積下,目前元沛農坊以提供技術服務為主,在循環經濟、淨零轉型及農食科技等範疇,與許多學研單位及民間廠商進行相關合作或專案採購:例如與虎尾科技大學合作運用AIoT,在用水困難區域栽培水耕花卉溫室整建;與暨南大學合作運用智慧控制系統栽種茭白筍;與豬農品牌花田喜彘合作運用光合菌養殖及污水馬達管控專案;也與中興大學合作設置機械手臂智慧育苗系統等。
許又仁特別提到,近期與環境資訊協會農友自有品牌「土川善耕」合作,將天敵防治與光合菌技術應用於柚園管理,以草生栽培生態系統改良原本的貧瘠土質,讓老欉柚樹的產能拉高到每分地1,500斤,「消費者回饋說,沒有吃過這麼『有氣質』的甜味,柚子口感Q彈細緻,原來友善環境耕作不但能夠兼顧產能質量,也可以轉換出我們從來沒有想像過的農產品風味!」
在ESG全球風潮中 找到立足點及定位
對於近年風起雲湧的ESG,許又仁的詮釋是:企業經營者本身如何面對及結合周邊環境、社會與內部治理,並且從這三個面向去思考企業的核心價值。「簡單來說,ESG問的其實就是:你是誰、你想成為什麼樣子,以及你怎麼做。同時還要自問,你之於社會的作用、你之於環境的價值,並且找到自己在世界的立足點。」ESG一方面是用以自我要求,並與社會接軌;另一方面是用來看待他人,以同樣的理念來尋求合作對象。
早在立法院討論社會企業及共/兼益公司如何入法之前,許又仁就是以「共益公司」的出發點成立沃畝股份有限公司(元沛農坊)。理想受制於法規,創業好比披荊斬棘,但他仍大方分享自己勇闖江湖的實戰歷程,於2023年與社企產學界多位先進合著出版《從CSR、ESG、SDGs到社會創新事業的永續世代法律必修課》一書,協助有志者釐清需求,並且提供指向。
當淨零減碳與碳稅碳權成為全球趨勢,企業對於達成ESG設定目標有著更強烈的主動意願或被動法遵壓力,近來也有不少企業紛紛向許又仁探詢合作可能性,諸如透過有機堆肥或AIoT管控等技術運用在種樹植林,以及運用生物炭燃燒的新型固碳技術等等。
也有企業因應綠色採購需求,向許又仁探詢過去所技術合作過的綠色供應鏈中,有哪些友善環境的農產品可以訂購?他認為,這些綠色採購需求對農業轉型會是一種吸引力,鼓勵農民朝著節省水電能源,應用資材講求更效率化與資訊化的方向前進。此外,政府補貼也是助力,「這就是各方相互協作的概念,可以加速社會進步,在擴大綠色價值鏈上,提高串連與倡議的能量。」
永續農業 需要彼此協力提攜
面對環境劇烈變遷,維繫生產能量並提供高農產品品質,是許又仁在創業與面對商業競爭上最核心的關注。他表示,「在永續農業的道路上,先行的過程很艱辛,需要很多時間去琢磨與思考,要如何在道路崎嶇下負重而行,但成就感也同時來自於堅持做一件對的事情所產生的價值。」
「惟有當農民意識到自己對環境的重要性以及社會責任,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老闆。」農食產業要長久經營,需要適切的科技加持,越早投入就會越好攤還投資成本,他深信,「當綠色採購鏈成為社會趨勢,沒有布局就注定會落後,我們的專業與經驗,正扮演著這樣的協助角色。」
許又仁提醒想要投入新創或微創的有志者,必須要有良好的準備與規劃,同時需要相信一件事:「秉持良善初心往前走,結果一定會如你所願。當社會在相互信賴的基礎上,彼此協力與提攜,對於投入永續農業者,也會因此得到更強而有力的信心。」
個案解鎖
先行的過程很艱辛,
需要很多時間去琢磨與思考,要如何在道路崎嶇下負重而行,
但成就感也同時來自於堅持做一件對的事情所產生的價值。
~沃畝股份有限公司/元沛農坊負責人 許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