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活動報導】樂城生活節,美感就在你身邊

作者:林姵妏

樂城生活節為台灣應用材料文藝季自2023年提出的新概念,以春夏秋冬為劃分,帶出時農、風味、工藝、懷舊等不同生活樣貌,而這次的活動以”美感”為主題,日常生活中每一處角落都可能藏有美感的元素,看似隨性,實則蘊涵自然法則、情感氛圍意象、創造力表達、個人品味等多元意涵,美感其實就像擷取生活中的日常畫面,需要我們細心的去感受,讓我們跟著台灣吧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張佳家,一起來探索美感是什麼吧!

美感,是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

色彩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存在於我們周圍的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更是我們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張佳家提到:「美感,是感知美的能力,和產出美的能力,兩個方向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體驗」,感知美的能力包括對色彩、形狀、質感等視覺元素的察覺和理解,透過對這些元素的認識,可以培養對美的敏感和欣賞能力,也能夠更深刻地去感受周遭的事物和情境。

美感不僅僅是對視覺上的美的感知,也涵蓋了對聲音、觸感、味道等感官層面的豐富體驗。

張佳家提到,如何判斷具有美感呢?就是一個讓人愉悅舒服的體驗

美感教育結合創作精神

近年來多元教育的觀念實行之下,開始有課程將美感色彩這塊,融入教育中,不僅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美感意識,還能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美感色彩就相當於提供了另一種的學習管道,通過了解不同色彩的特性、搭配和運用方式,我們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例如,藉由繪畫、手工藝和程式語言課程等等,將心中的畫面具象化傳達出來,因此美感教育不僅關注我們對美的感知能力,更強調能夠透過創作,來表現出心中對美的定義。

美感,可以從我們的五官感知而來: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

了解美感教育是什麼之後,如果在作品中,加入了我們對美感的認知與理念,就將會是一個獨特且精彩的藝術創作,以下列舉一些可以將美感與創客結合的切入角度:

  1. 技術功能面: 在作品中,可以融入設計元素和美學概念,讓我們除了專注於製作功能性的作品外,還能注重其美學表現,例如,製作一個融合藝術與科技的互動裝置,或是電子媒體藝術作品,以創新的方式來表現作品之美。
  2. 外觀視覺面: 在創作過程中,以視覺為優先考量來設計作品,可以學習如何運用色彩、構圖、字型等設計要素,使製作的作品更具吸引力和專業性,提升設計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對美感和品質的追求。

整體來說,美感與創客的結合,提供了我們一種創新的思維,促使發展越趨多元!

結語

這次除了講座外,樂城生活節也還有市集擺攤,聚集許多台灣在地的手作、文創小物、甜點等品牌,活動中看見很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來參與,詢問後多半都是居住在當地的居民,在新竹工作生活的家庭們,讓人感受到新竹人活力滿滿的週末!歡迎大家持續關注vMaker,我們會持續的將台灣各地發生的Maker大小事分享給你們!

分享到社群

This site or product includes IP2Location LITE data available from https://lite.ip2loc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