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雷切小拼圖製作分享與圖地反轉原理介紹

 

前言

2020下半年我們設計出了這的玩具,當作當時提供給訂閱會員的禮物,它除了可以當作拼圖來挑戰之外,還可以將每塊拼圖當作積木疊疊樂來玩,我們也將雷切設計圖放在Design Market,前陣子有個大學生團體為了活動想要訂製類似的拼圖,這邊就來分享相關細節。

設計緣由

其實在pinterest早已有很多類似的作品或產品,我當初也是以此為靈感而設計出來的,這樣的拼圖不同於一般常見的拼圖,而是將每個拼圖塊都設計成具體的形狀,大多數為了讓幼兒也能辨識故設計成動物造型,而這些形狀彼此之間可以嵌合在一起,組成完整的矩形拼圖。若設計的較厚實就能同時當成積木或是疊疊樂來玩。而我們常用的製造工具是雷射切割,且主要是切割3mm的薄密集板為主,為了增加每塊拼圖的厚度,我們就使用三片木板組成,而為了讓三片木造型能很快的疊整齊來黏合,我們使用了以往慣用的「定位柱」設計,就是使用一根方形的柱子貫穿三片木造型,他們就會自動對齊,讓我在黏合時更輕鬆,在圖案設計時也把這個正方形作為動物的眼睛,將功能性設計融入造型設計。

圖地反轉

這邊想要稍微介紹這個圖案設計的原理叫做圖地反轉(figure-ground reversal),是指人們在視覺感知中,前景(圖形)和背景之間的關係可以互相轉換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是由於視覺系統的選擇性處理,導致我們有時會看到前景,另一些時候則會看到背景。圖地反轉的經典例子之一是魯賓花瓶(Rubin’s Vase)。這個作品來自丹麥心理學家,愛德嘉·魯賓(Edgar Rubin,1886~1951)在這個圖像中,你可以看到一個花瓶(圖形),也可以看到兩個面對面的側面人像(背景)。

而其中最著名的早期藝術家是艾薛爾Maurits Cornelis Escher),他是一名知名的荷蘭版畫藝術家,他受到西班牙的拉那達的穆斯林建築—阿爾罕布拉宮的磁磚啟發,而做出一系列的作品。他甚至將這個原理靈活的運用於立體空間,但這不在今天要討論的範圍,故我們先針對平面,而平面作品裡我會分成固定圖案與不固定圖案,固定圖案就像是磁磚一樣,由少數幾個圖案來無限延伸組成如下圖,想要設計這個類型的圖案的話有幾個簡單的小技巧,可以參考這支影片。不固定圖案族事每個圖案都不同但仍保有互相鑲嵌的特性,這次的拼圖就是這個類型。

大家可能可以觀察到,為了讓圖案可以鑲嵌,這些的造型雖然看得出形體,或是能分辨出動物,但其實有一定程度的變形。我在發想動物造型時先發揮想像力將最主要的大象+袋鼠、鱷魚+長頸鹿以及恐龍+蝙蝠畫出來,再將剩餘的空間填充成其他動物。這次接案時也是引導客戶先將主要造型畫出,再將剩餘空間填充至滿版。

接案與量產心得

這次的訂製拼圖是由客戶提供草圖,我們將圖案設計程式和雷切的圖案與檔案,客戶訂製了60份的拼圖,其實我們不常量產這麼多的數量,所以三片堆疊的設計,如果只製作一兩組,甚至十組,都不會覺得很難或很久,但是60組花了快要兩週才製作完。其實這樣的拼圖還是使用CNC或是更高功率的雷切來直接切出需要厚度的拼圖才是最理想的製程,但我們在現實設備與預算限制還是使用最土砲的方式完成了產品。

分享到社群

林 允涵

透過拍攝影片紀錄創作過程並提供開源設計,讓更多人對於自造運動產生興趣並開始自己動手實現自己的想法

This site or product includes IP2Location LITE data available from https://lite.ip2loc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