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江宗諭
不管您是家庭廚師或專業廚師,切菜時保護手指著實重要。因此,手指防護器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在本文中,我(編按:在此指作者 barrett-booj)將一步步教您如何設計並製作專屬手指防護器。首先使用 Tinkercad進行設計,然後利用Bambu slicer切片軟體,以及Bambu Carbon X1 3D列印機,將設計變成實物。完成後,您將擁有一個安全、符合人體工學的手指防護器,隨時可在廚房中運用!
所需軟硬體:
1.可上網電腦
2.Tinkercad 帳號
3.Bambu Studio (或其它切片軟體)
4.3D 列印機(本文使用 Bambu Carbon X1 ,搭配 4 毫米噴嘴。)
5.SD 記憶卡
6.PLA 列印材料
7.砂紙(可選擇使用或不用,用於打磨粗糙邊緣)
第一步:在 Tinkercad 中,設計您的物件
Tinkercad是一款直覺式的線上工具,用於製作 3D 模型。即便您是 3D 設計新手,也能輕鬆以幾個步驟,自造出實用的手指防護器。以下是操作方法:
步驟 1:開啟 Tinkercad
1.開啟 Tinkercad 網站,若尚未註冊帳號,請先創建一個帳號。
2.登入後,點擊「Create new design」(創建新設計)。這將打開一個空白的工作區,供您設計手指防護器。
步驟 2:設計基礎結構
1.選擇一個基本形狀(例如長方體或立方體),作為防護器的主體。
2.調整尺寸,使防護器能舒適覆蓋在您手指上。一般成人手指防護器的尺寸約為:長 60 毫米、寬 30 毫米、高 20 毫米,但您可根據需要自訂尺寸,以增加舒適度。
步驟 3:添加手指槽
1.使用 Tinkercad 的「 Hole 」(挖洞)工具,切出手指放置位置。
2.確保槽口有足夠寬及高,以容納不同大小手指。
3.可用簡單的長方形作槽口,也可嘗試使用弧形設計,在使用時更符合人體工學。
步驟 4:設計防護擋板
1.防護擋板是從防護器前端延伸出的部分,用於保護手指不被刀刃割傷。
2.確保擋板足夠堅固且高度適當,能有效作為手指與刀刃間的屏障。
3.使用「圓柱體」或「長方體」形狀設計擋板,並可根據需求加入弧度或角度,提升舒適性及保護性。
最後確認
完成設計後,仔細檢查尺寸,確保防護器適合您的手掌與手指使用。
第二步:從 Tinkercad 匯出設計
完成設計後,接下來就是匯出檔案,準備進行3D列印。 Tinkercad支援輕鬆匯出為 STL 檔案格式,而這是3D列印常用檔案格式。
匯出檔案步驟:
1.在Tinkercad視窗右上角,點擊「Export」(匯出)。
2.選擇STL檔案格式。 STL檔案是用來匯入切片軟體、生成3D列印指令的關鍵檔案。
3.將STL檔案儲存在電腦上易於找到的位置,因為下一步就會需要用到它。
第三步:在 Bambu 切片軟體內預備模型
有了STL檔案,接著要將它轉換成「G-code」,這是3D列印機能理解的語言。您需使用「Bambu Studio 」(或其它切片軟體)來處理,它會將3D模型「切片」成多層,生成列印機需要的指令。
操作步驟:
1.開啟 Bambu Studio
2.匯入STL檔案
- 點擊「Add File」(添加檔案),選擇從 Tinkercad 匯出的 STL 檔案。
- 模型會顯示在預覽視窗中
3.設定列印參數
- 層高:設為2毫米,兼具細節與強度。
- 打印材料:選擇PLA或其它材料。PLA非常適合廚房用途,因它耐用、易於列印,並且對食品相對安全。
- 填充率:設定為「 50% 」,為防護器提供結構強度。若需更堅固效果,可增加填充率。
4.調整模型方向
請確保防護器方向正確。通常應平放於列印床上,使平坦的頂部朝上,這樣列印效率最高。
5.切片模型
- 點擊「Preview」(預覽),檢查預估的列印時間和耗材量。通常,防護器的列印時間約為 1 至 2 小時,具體取決於設置和列印機速度。
- 啟用支撐結構:確保支撐結構開啟,避免列印過程中出現懸垂問題。
6.匯出G-code
若一切無誤,請點擊「Export Plate Sliced File」(匯出切片檔案),並將檔案儲存至SD卡 USB隨身碟中。
第四步:將檔案傳輸至3D列印機
現在G-code檔案已準備好,接下來請將它傳輸至3D列印機上。大多數現代3D列印機都支援透過SD卡或USB隨身碟列印,操作上非常簡單。
1.將SD 卡(或USB隨身碟)插入電腦。
2.將電腦中的G-code檔案複製到SD卡上
3.彈出SD卡,然後將其插入3D列印機中。
4.確保列印機的設置正確,包括:
- 確認列印材料已裝載好
- 檢查列印床是否校平
準備就緒後,便可開始列印!
第五步:列印您的手指保護器
當檔案載入列印機後,就可開始列印了。以下是具體步驟:
1.開始列印
(1)選擇檔案
透過列印機的操作介面,找到剛剛傳輸的檔案並選擇它。
(2)啟動列印
選擇檔案後,列印機會開始加熱噴嘴與列印床(若有加熱功能),然後逐層列印手指防護器。
(3)監控列印
- 注意觀察前幾層的列印情況,確保一切順利。
- 若第一層能穩固黏附在列印床上,後續的列印通常不會產生問題。
2.完成列印
- 列印手指防護器約需1至2小時,具體時間取決於列印機的速度和設置。
- 列印完成後,等待模型冷卻,然後小心將它從列印床上取下。
第六步:列印後處理(選擇性步驟)
從列印床上取下手指防護器後,您可能會發現一些粗糙的邊緣或支撐結構需處理。以下是完成模型的步驟:
清理與修整
1.移除支撐結構
若模型在切片時生成了支撐結構,請用鉗子或手指小心將支撐拆除。
2.磨去粗糙邊緣
用細砂紙輕輕磨去任何粗糙或尖銳部分,尤其是手指槽周圍,以確保佩戴時舒適。使用砂紙時請小心,不要磨去過多材料。
3.試戴與調整
試戴一下手指防護器,檢查是否能舒適套在手指上。若有需要,可修改設計並重新列印,確保有最佳使用體驗。
結語:學到的經驗
這是我(編按:以下的我,皆指原文作者 barrett-booj )首次接觸3D列印,所以整個過程對我而言,完全是新鮮體驗!以下是我學到的一些重要經驗:
1.設計是成功的基礎
我發現,成功的3D列印專案,始於一款精心設計的模型。設計時,需考慮功能性與列印優化,確保每個細節都能順利列印。 例如,我必須考慮手指防護器的厚度,既要夠堅固來保護手指,又要夠薄方便列印且佩戴舒適。
2.切片概念
我之前不知道3D模型需要切成一層層的薄片,然後由列印機一層層構建起來。在切片軟體中,需要設定一些關鍵參數,例如層高與填充率,而我學到了:
- 較細的層高能提供更細緻的列印效果,但列印時間會大幅增加;較粗的層高能加快列印速度,但表面可能會比較粗糙。
- 填充率會影響列印的內部結構,需在強度與材料使用量間取得平衡。
3.未來展望
我非常享受初次接觸3D列印的體驗,盼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嘗試並學習更多!
(本篇文章是原文作者 barrett-booj ,在 AUTODESK INSTRCTABLES 網站上的投稿。特別感謝 barrett-booj 開放授權,讓我們得以進行翻譯,特此致謝!若讀者有興趣閱讀原文,請點擊:閱讀原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