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姵妏
每逢秋天,虎頭蜂進入繁殖期,頻繁築巢且活動力旺盛,攻擊性也隨之提高,經常發生蜂螫傷人、摘巢意外等憾事,對人類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傳統的捕蜂方式,如火攻、噴灑農藥,往往需要捕蜂人穿厚重防護衣與手持工具去靠近,不僅危險性高,更可能刺激蜂群,導致人員遭蜂螫而傷亡,為了降低捕蜂作業的風險,並提升作業效率,科技的介入成為必然趨勢!
無人機定向噴灑,創新科技防治虎頭蜂
科技日新月異,各界開始尋求更安全有效的方法來抓捕虎頭蜂,像是新北市農業局與台大昆蟲系合作建置虎頭蜂熱點地圖,提供查詢虎頭蜂出沒點;新北動保處與譜曲辰農業科技公司攜手培訓無人機防治虎頭蜂保衛隊,降低捕蜂危險性。
「防蜂守護BuzzGuard」無人機方案,提供全面的保護和管理(圖片來源)
動保處表示,虎頭蜂巢都在數十公尺高,且隱身於樹叢中不易發現,藉由引進無人機技術,搭載高畫質攝影機及衛星定位系統,可做到精準定位蜂巢位置,再利用噴灑發泡劑的方式將蜂巢封閉,最後再以人工移除,大幅降低捕蜂人員的風險,且特別適用於高空或不易到達的蜂巢。
這項創新技術大幅提升了作業效率和安全性,不僅獲得了「112創業歸故里創新創業競賽」季軍的肯定,更為傳統的捕蜂作業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透過高科技設備,我們可以更安全、更有效地處理高空蜂巢,為人與自然共存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譜曲辰農業科技公司研發AG911無人機,能夠精準高效進行虎頭蜂窩防治
AI辨識警示系統,預防虎頭蜂破壞農作
虎頭蜂除了危害人體、其他自然物種外,亦嚴重影響了農作,台灣在科技捕蜂領域的發展並非孤例,全球各地也湧現許多創新的科技應用,像是英國為此研發出AI辨識警示系統,透過攝影機拍攝的影像,精準辨識出虎頭蜂,並即時發出警報,協助山林管理機構與農民預先防範虎頭蜂掠食蜂巢。
英國研發AI辨識警示系統(圖片來源)
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研發的這款虎頭蜂監測系統,外型像一個燈罩,內部會放上熟成水果物質來吸引蜂類和昆蟲聚集,系統裝置的攝影機就可拍下這些昆蟲,再透過人工智慧分析影像,精準判讀出虎頭蜂,進而通報蜂農或農林單位,提前做好防範準備。
英國艾希特大學的生態學家們表示,這套系統的優勢在於其非侵入性的設計,主要讓人類更深入地了解虎頭蜂的行為,能更早地發現威脅,並採取具針對性的防治措施,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必要的影響;而這套系統的潛力遠不止於此,透過持續的研發和優化,未來有望整合更多功能,例如結合氣象數據、地理資訊系統等,建立更完善的虎頭蜂預警系統,為人類與自然共存提供更強有力的保障。
結語
科技不斷演變,可預期未來將有更多創新的科技應用於虎頭蜂防治,例如結合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不僅代表著開啟了捕蜂技術革新的新篇章,這更是一場與大自然生態共存的探索,透過科技的力量,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人類的安全,同時也能尊重自然界的生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