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嘉洵
Maker Faire從2006年於美國舊金山發起後,至今已授權全球超過140個城市舉辦,更是有數百萬人參與此活動,在全球各地,掀起一陣陣的「Maker」風暴。不僅展示了Maker們的創造成果,也是Maker精神的縮影!
創客齊聚,凝聚創客力
Maker Faire Taipei自2012年始辦,為臺灣起源最早、規模最大、最具指標性的創客嘉年華,其連結並串連了創客相關產業、政策推動、校園與社群,是Maker圈內最盛大的年度盛會!
今年度Maker Faire Taipei,除展攤外,亦舉辦了兩天一共10場的工作坊,以及備受期待的Maker造船賽等活動,鼓勵親子共同參與,一同體驗創作的樂趣與成就感!
而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為展示今年度各分署創客基地的成果與資源,於G棟設立了展示專區。除了攤位的展示成果之外,還有八場有趣好玩的體驗工作坊,除了可以動手實作之外,也能體會「學以致用」的樂趣,體驗創作的不同可能!
瓶中螺絲大脫逃,考驗手眼協調能力
vMaker今年度除了展出去年飽受歡迎的俄羅斯方塊、河內塔遊戲之外,也為各位帶來了「瓶中螺絲大脫逃」這款新的創客作品!
玩法相當簡單,在不破壞木棍與寶特瓶的情況下,將鎖在木棍上的螺絲取出。個中關竅其實並不難,即是簡單的物理原理:摩擦力。雖然理論知識容易理解,但在動手實操時,卻也是相當考驗操作者的手眼協調能力。
當然,在將螺絲及棍子拿出瓶子後,還有升級版的難關:將他們組回去。與拆解時相同,也是需要利用摩擦力來完成這個挑戰。就像是在拼拼圖,儘管知道方法與步驟,但還是需要耐下性子,一點一滴的動手嘗試,才能完成挑戰。摩擦力這個課本上抽象的物理概念,透過「瓶中螺絲大脫逃」這款創客作品變得具象且生動,在動手操作的同時,也能自然而然地學到了科學原理!
小結
摩擦力在國高中物理課本中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一環,而Maker則利用這個知識,以簡單的、可隨手取得的物件,就讓這個知識「實體化」!Maker們的核心思維,正如vMaker此次展出的「瓶中螺絲大脫逃」,鼓勵人們以簡單的工具和材料,動手動腦,解決問題,並將創意具象化。相信透過此次活動,民眾們可以更加認識到Maker精神,也能透過這場活動激揚創意,讓更多的想法落地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