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姵文
中華隊奪下今年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不僅選手、教練努力獲得肯定,情蒐小組也在賽事中發揮極大作用,讓情蒐與運科獲得高度關注。
啟動情蒐計畫,助力國家隊
去年3月,台灣在世界棒球經典賽中甫以預賽墊底的成績遭到淘汰,當時蔡其昌就以立法院副院長及職棒聯盟會長的身分,把一份計畫書送到體育署:「棒球一級賽事國家隊培訓計畫」。其中被他規畫為第一要務的重點項目,正是「全面掌握旅外球員及強化國外球隊情蒐」。中華職棒聯盟發出標案公告,名為「2024世界棒球十二強賽情蒐數據分析委辦案」。
得標者是一家資本額520萬元的新創公司「灼見運動數據」,員工數僅有六人的灼見,但這家小新創其實在去年的世界棒球經典賽,就已和職棒聯盟的組訓團隊合作,協助分析情蒐數據。在比賽中至少會用10台攝影機追蹤各種擊球與投球細節,進行影像數據整合,也會「將數據和影像轉化成一頁頁的報告」。
「灼見運動數據」的負責人徐樂曾是棒球選手,在2019年退役後,致力於推動我國棒球產業成長。徐樂指出,儘管選手對打球非常專精,但對於賽事紀錄、影片剪輯以及數據分析的關聯卻十分陌生,因此他需要一群懂數據的專家,協助解讀數據背後的深層意義。
而在本次情蒐小組的成功因素中,除了時間充裕、重視運動科學,另一項關鍵確實就是「從選手的角度出發」;以選手想要看到什麼為收集重點。
圖片來源:CPBL中華職棒臉書
真理首部磨課師科技情蒐,用數據分析打造冠軍戰力
除了國家投入金錢和人力在情蒐外,真理大學統計資訊與精算學系助理教授李中傑,也開設的「運動科技的科學統計─科技情蒐」課程,期盼為我國培育更多情蒐與運科人才。
李中傑開設的「運動科技的科學統計-科技情蒐」課程,已於11月初在教育部「edu磨課師+」線上教育平台上線,課程中除了解說棒球與數字的意義外,更邀請灼見運動數據公司負責人徐樂分享運動場上的實務經驗,藉此讓學習者更能理解理論如何在實務中完美應用。
助理教授李中傑本身的專長為理論物理,但作為棒球迷,常以自身對棒球的熱愛融入學術教學現場,他表示,「對多數同學而言,數學是一門深奧的學科,因此常讓同學感到挫折。但當我提到棒球,並將棒球比賽紀錄與數字結合,同學便能重新專注,也對學習更有興趣。」
李中傑開設的「運動科技的科學統計-科技情蒐」課程是真理大學的首例線上磨課師課程,共分為六大單元,課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棒球與數字的關係,解析每場棒球賽事數據背後的意義,進而評估球員價值。
小結
中華隊能奪下今年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歸功於每位球員的亮眼表現,但一趟提早啟動的情蒐計畫,終究是這次台灣奪冠的幕後功臣,未來情蒐工作必須常態化,持續在國際賽事中提供助力,放眼之後的經典賽和洛杉磯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