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年成長的高齡人口與慢性病患數量使得長期照護需求暴增,需要更具智慧性的醫療照護解決方案,其中以毫米波雷達(mmWave Radar)實現的非接觸式生理感測裝置,因為能避免長時間配戴感測裝置的不適感,又具備高解析度、環境適應性強等優勢,成為提升使用者接受度與健康監測效率的熱門技術。
將毫米波雷達運用於醫療感測,能夠準確取得受測者的心率、呼吸頻率、睡眠品質等生命徵象資訊,目前市場上也有相關業者推出實際商用產品,為面臨少子化而人力不足的醫療院所、長照中心等機構,以及年長者居家健康管理、遠端照護提供助力。
獲得TFDA醫材認證的智慧遠端照護系統
在2018年成立的台灣新創公司澄風科技(StreamTeck)經過多年開發,運用毫米波雷達與人工智慧(AI)演算法,推出智慧遠端照護系統 SmartCaring T60,並已成功獲得台灣衛福部(TFDA)醫療器材認證,為長者與慢性病患提供更安全、舒適的健康監測方式。

台灣新創公司澄風科技推出結合毫米波雷達的智慧遠端照護系統。(圖片來源:StreamTeck)
澄風科技的解決方案是一個安裝在病床上方的無線監測設備,結合高精度60GHz毫米波雷達、紅外線感測器以及專屬AI演算法、應用程式(APP),除了可收集患者的呼吸、心率及體溫等生理資料,以無線傳輸至遠端監測裝置供醫療分析,若發現緊急狀況,包括病患數據異常或是跌倒等意外,系統就會發出警報提醒醫護人員或照護者立即處置。
與傳統生理監測設備相比,這套結合了毫米波雷達的智慧遠端照護系統,不僅能減少對病患的干擾,也能有效減輕醫護團隊的人力負擔,是重症加護病房(ICU)、洗腎中心與長照機構等環境的理想解決方案。目前澄風科技的系統已進駐多所台灣的大型教學醫院與公立區域醫院,並透過與工研院等夥伴的合作導入長照機構;該公司也準備進軍美國與東南亞等海外市場,未來還計畫將服務範圍拓展至居家照護領域。
以毫米波雷達技術推動智慧醫療革新
除了澄風科技,還有其他多家台灣業者正積極將毫米波技術導入醫療應用,為智慧照護提供更精確、便捷的解決方案。例如友達光電(AUO)開發的「智慧非接觸式生理監測雷達」裝置,搭載毫米波液晶陣列天線,支援長距離偵測與優良抗干擾能力,可追蹤使用者翻身、側睡等睡姿改變產生的位移,以及穩定的非接觸式呼吸、心跳生理訊號監測與離床狀態警示,安裝簡便,適合照護中心及獨居年長使用;該產品還獲得了2024年度的台灣精品獎。

友達光電利用毫米波技術實現智慧非接觸式生理監測雷達裝置。(圖片來源:台灣精品官網)
此外還有打造Fusion 智匯網AIoT平台的群邁通訊,所開發的跌倒偵測系統亦採用了毫米波雷達技術,可即時監測使用者動態變化,能夠辨識跌倒事件並發送警報,適用於獨居長者與醫療機構。該系統無須穿戴設備,能在煙霧、黑暗環境中精準偵測,減少誤報與漏報的風險。

群邁通訊利用毫米波開發跌倒偵測系統。(圖片來源:Fusion 智匯網)
此外還有專注開發去識別化3D感測技術的雄欣科技(iAMBITION),融合AI演算法與毫米波技術實現非接觸式的生理監測。以及尚茂智能科技(Sunmoretek)的毫米波雷達生理量測閘道裝置,整合了各種生理量測設備,透過物聯網架構,實現個人每日健康管理和遠端照護功能。 這些業者透過毫米波技術的創新應用,為醫療感測領域帶來了更安全、便捷的解決方案,也為實現更高品質與效率的醫療照護帶來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