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活動報導】告別枯燥課本!DIY火山實驗,玩出跨域新思維

作者:林姵妏

在現今多元教育的發展下,學習早已不再侷限於課堂上的知識傳達,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如何培養孩子們的跨域素養與解決問題能力,成為家長們最關心的議題。

這次vMaker來到了Tr.Vivi親子科學團隊的教學現場,手作主題是「酸鹼魔法-火山爆發DIY實驗」,由Vivi老師帶著學員們了解酸鹼中和原理,運用化學反應模擬火山爆發的景象,將生硬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有趣的實作體驗,讓家長與孩子在動手做的過程中,輕鬆學習科學原理,培養跨域素養,共同體驗一場充滿驚奇與樂趣的科學之旅!

火山爆發!一場絢麗的科學冒險

在Vivi老師的講解下,實驗正式拉開序幕!每位小小科學家都有一座自己專屬的火山模型,準備親手實證科學!

【第一步:岩漿的秘密】

首先,我們將實驗中的關鍵成分—小蘇打粉,倒入水中製作成小蘇打水,並使用滴管滴進小杯子中備著,這是做為實驗中的鹼性溶液。

【第二步:清空火山口】

為了讓火山爆發更加順利與猛烈,我們需要將火山口中的水分徹底清除,確保酸鹼中和反應能夠充分進行。

【第三步:倒入酸性溶液】

將酸性溶液倒入火山口中,這次總共用了三種酸做實驗:醋、檸檬酸、汽水

【第四步:色彩魔法】

接下來是為爆發增添色彩的時刻!老師準備了紅色、藍色、黃色三種顏料,小小科學家們小心翼翼地將顏料滴入火山口中,讓稍後爆發交織出絢麗的景象。

【第五步:引爆火山】

最後一步,將剛剛備著的小蘇打水倒入火山中,當小蘇打水與酸性溶液接觸的瞬間,便開始了酸鹼中和反應,迅速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推動著火山口中的液體噴湧而出,模擬火山爆發的景象!

創客教育精神,啟發無限創造力

實驗不僅是動手作,更是吸收科學知識與啟發思考的絕佳途徑。

過程中,小小科學家們藉此認識生活中的酸性與鹼性物質有哪些;觀察檸檬酸與汽水噴發威力的差異,並從中學習到「酸度越高,反應越劇烈,泡泡越多」的科學原理;這同時也是一場色彩與感官的饗宴,孩子們親手調配顏料,見證紅、藍、黃三色交織出千變萬化的色彩,例如神秘紫色、生機盎然綠色,在家長與孩子的驚呼聲中,解鎖科學奧秘,激發無限創造力,從「為什麼」開始,培養科學思維,讓學習不再枯燥乏味,在遊戲中快樂成長。

現今的教育制度已經慢慢脫離以往唯有讀書高的框架,108課綱除了要學知識,也要學素養,重視知識與實務的結合,鼓勵孩子們透過親身體驗,探索自身興趣,進而確立未來學習發展方向,這種與實務接軌的教學方式,正是傳統體制內課程較不足的,也是創客教育想傳達的精神之一!

小結

「讓孩子在笑聲中學習,在魔法中探索科學」Tr.Vivi親子科學團隊秉持著這份熱忱,致力於推廣多元化教學,透過豐富多樣的DIY活動,為孩子們開啟通往世界的嶄新視野,同時,也鼓勵家長們在旁參與,與自己孩子一起體驗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從「為何而學」出發,跳脫傳統課堂,轉變為主動探索與多元學習。

期盼在這樣的推動下,能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樂於學習、勇於創新的環境,也期許台灣的教育體制,能朝著更符合社會期待的方向發展!

分享到社群

This site or product includes IP2Location LITE data available from https://lite.ip2loc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