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udith Cheng
台灣的科技產業蓬勃發展,但是女性在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的參與度與世界的趨勢相同,與男性相較仍然偏低。根據行政院的最新統計,畢業於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等STEM領域的台灣高等教育女性佔比,雖然111學年度達到了26.16%新高,但受到少子化影響,整體人數仍較十年前少。在鼓勵女性參與科技研發方面,相關競賽的舉辦與透過教育體系培養女力創客精神,都可發揮相當大的效益。
如國科會於3月8日婦女節正式啟動2025年度的「 GiCS(Girls in Creative Society)尋找資安女婕思」計畫,鼓勵女性挑戰資訊安全領域,並提升其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項自110年啟動的GiCS計畫今年已邁入第五屆,累計吸引超過一萬名女性學子報名參加;今年的活動進一步擴展至機器人與晶片應用,結合資安攻防技術,鼓勵女性挑戰資訊安全領域,並提升其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年的競賽將分為兩個組別:「資安闖天關」聚焦資安攻防技術,結合機器人與晶片應用,進行實戰演練;「創意發想賽」則開放非資訊科系的大專學生參與,鼓勵不同背景的女性參賽者結合科技與創意,提出資安應用的創新構想。
除了競賽本身,GiCS計畫還提供企業實習機會,讓參與者提前接觸業界環境,好在畢業前更加了解自身興趣所在、提升自信,提前佈局未來職場。此外國科會強調,「女婕思」活動目標之一是培育包括非理工領域在內的女性科技人才,以跨界跨域的養成,創造台灣的多元韌性。
「女力創客」參與世界青少年發明展獲獎
從教育體系鼓勵女性學生參與科技研發,同樣也能有豐富收穫;如近期位於花蓮縣鳳林鎮的南平中學,就有四位女學生組成之「女力創客團隊」,在2025年度的IEYI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曁台灣選拔賽中,分別以「校園農場智能照護自動化系統」與「多功能腳踏車發電機」,獲得競賽的「農糧技術組」銀牌與「綠能科技組」銅牌。

花蓮南平中學女力創客團隊參與IEYI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曁台灣選拔賽,以「校園農場智能照護自動化系統」獲得「農糧技術組」銀牌。(圖片來源:南平中學)
南平中學是一所中途學校,收容12到18歲的國、高中少女,協助曾遭遇不幸的孩子重新適應社會,因此培養職業技能對該校學生來說特別重要。透過鼓勵參與競賽,除了讓學生能充分展現創意與手作能力,也能從中獲得成就感。在今年度的IEYI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曁台灣選拔賽,南平中學團隊從校園生活經驗出發,除了從照顧菜園而發想「校園農場智能照護自動化系統」,也因為手機充電需求決定自行研究發電機,利用拆解下的吊扇零件搭配腳踏車,花了兩年時間打造「多功能腳踏車發電機」;兩項成果不但從全國上百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獎,也實際應用在校園中。

花蓮南平中學女力創客團隊在2025年度IEYI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曁台灣選拔賽,獲得「綠能科技組」銅牌的「多功能腳踏車發電機」。(圖片來源:南平中學)
女性在科技領域具備獨特的細膩思維,能夠帶來更多元化的創新視角。無論是透過舉辦「女婕思」等競賽活動,或是在校園中鼓勵女力創客、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自信,都能為台灣培養更多女性科技人才,強化國際競爭力。